2)第574节 大搜刮 2_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的,几千名中国的石油工人、石油专家、化工专家、工程师、机械师、武装保安接下来会常驻当地,勤奋工作、为国采油。这个在主权上属于德国、在治权上由中德共享的巴库油田按照中德协议,一年能向中国提供超过1100万吨石油。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一提的是,第180师在离开时,没有动巴库的采油设备,原因无需多言:拆光了、搬光了,这个地方还怎么为中国开采石油?

  南京军需要撤离的地方除了巴库,还有阿斯特拉罕、奥伦堡等几个地方,这几个地方按照协议属于德国,是德国的东方新领土的一部分,但在战争期间是被南京军攻占的,所以南京军要将其转交给德军。当地南京军等着德军前来接收,双方会在友好气氛中欢迎和欢送,不过,德军赶来毕竟需要时间,所以存在一段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差里,当地南京军陷入了热火朝天的忙碌中,忙着拆、搬、运,逻辑很简单:既然要走了,肯定要在临走前大捞一把,更何况,这些地方的新主人德国人是允许南京军大肆搜刮的。

  阿斯特拉罕城区里,第180师参谋长卢欣荣正在挥汗如雨地举着一个高音喇叭,样子活像后世强拆现场的包工头,他声嘶力竭地指挥道:“都他妈的给我拆了!把能拿的都拿走!给我掘地三尺!给我搬!搬得寸草不生!一个螺丝钉都别剩下!”他恨不得把整座城市搬走。

  官兵们在城内无孔不入、大肆搜罗,第一个目标就是工厂,城内城外所有工厂,无论重工厂还是轻工厂,机器设备被搬运一空,大型的机器设备先被拆除成零件,再被搬运带走,烟尘飞扬间,官兵们的号子声震耳欲聋,不只是机床、车床等机器设备,门窗上的金属结构也被带走,当地的工人们木然地站在原地,呆看着这场抢劫般的洗劫飓风,由于劳动量过大,当地居民因为缺少生活物资而饥肠辘辘,南京军用食物作为报酬,雇佣当地居民帮忙齐上阵,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在面包的诱惑下帮助南京军进行这番大扫荡,用当地人的话说,“那些中国人就像呼啸向麦田的蝗虫群,一番大扫荡后,寸草不生”,不少当地工人悲伤得流眼泪,一些情绪激动的当地工人试图阻拦南京军,被南京军毫不客气的开枪射杀,致使无人敢阻拦。

  把工厂拆搬得只剩下水泥厂房后,南京军官兵们又扑向各个医院、政府部门、博物馆、图书馆、码头、港口、火车站、矿场、水电站、火力发电站、别墅、公寓、酒店等城区里的城市基础建筑,把能拆下的统统都拆下,把能带走的统统都带走,大肆忙碌的南京军官兵和几万被招募来的当地居民“犹如饥饿的老鼠群般”,所到之处,寸草不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