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一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菜,貌似连米饭茶水酒杯都没有,这不禁让众人心生疑惑。这是要吃的什么?总不成当真如鸿门宴上樊哙向项王要酒肉食用那样,大家一起啃一个生猪肘吧?现在所有的桌子上,都只有一个硕大薄皮铁锅,脸盆大小,上面盖着一个铁盖,所以也看不清里面是什么。一直到仆人揭开盖子。众人才发现,这个菜,是够特别的。

  只见锅内的外侧边缘贴着一些米黄色的饼子,不知道什么材料做成,不过煎的金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光闻着,就不像难吃的样子。锅的底部,是一些小鱼。有那眼尖识货的一眼便看出了,这是天津下辖宝坻县所出产有名的金眼银鱼,最是美味不过。这种银鱼,因其眼圈是金色又称金眼银鱼,平时生活在渤海湾,冬季逆流而上,游至三岔河口产卵,也是三岔河口特有的银鱼。

  金眼银鱼不用清理可直接烹炸食用。其肉质细嫩,味道有黄瓜的清香。因此被列为贡品,从朱棣时代起就受到皇室的青睐,每年的冬天,宫中会派太监住在天津,等待捕捞金眼银鱼。被称为立地皇上的大太监刘瑾最爱吃银鱼,曾在天津置“银鱼厂太监”专门采集卫河银鱼。袁世凯执政时。曾设“银鱼税”,可见其珍贵。这种被列为贡品的鱼类,却很是随便的在这口铁锅之中被堆得满满的,由于锅底部鱼比较集中,更是堆成了一个小小的金字塔形。

  金眼银鱼虽然大家都吃过。但是这种做法,这种吃食,众人真的是第一次见到。不过既然来了,那就试试吧。结果一吃,美味的超乎他们的想象。饼子上面喧软,下面酥脆,小鱼滋味鲜美,且不用担心刺,因为连鱼头都是到口酥。这一吃就停不下来,结果这些吃遍了大江南北的吃货们,很快把这一锅菜连饼子带小鱼吃的干干净净。

  看众人吃得兴高采烈,李守汉便含笑摆手示意,仆人们又为大人们更换了一锅,以便让大家吃的尽兴。结果美食的效果还是超越李守汉的想象,哪怕是酒足饭饱之后,依然有人似乎有没尽兴的感觉。当然,这也是李守汉想要的。

  看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李守汉笑着问:“诸位,这个吃食可还合胃口?”

  《津门竹枝词》中有“银鱼绍酒纳于觞,味似黄瓜趁作汤,玉眼何如金眼贵,海河不如卫河强”的描述,可见银鱼之味道鲜美,只不过,众人平日里所享用的大多是咸鲜口味的朱砂银鱼、高丽银鱼、白汁银鱼、青韭炒银鱼、银鱼羹;酸甜口味的酸沙银鱼、官烧银鱼、溜银鱼腐。如何吃过李守汉这个提前了二百多年问世、高级版本的天津风味特色——棒子饽饽熬小鱼?(吐槽一句,天津的好吃的东西其实不少,尤其是河鲜海味。但是,世人知道的,也就是那三个,麻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