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9章 文化与打手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9章文化与打手

  教育投资是帝国政府和皇室数十年如一日的重要领域,也是仅次于军事和殖民开支的重要部门,论重要性排在第三。

  时至今日

  1877年底社会普查中,国民识字率已经达到56.3%的水平,即一大半的国民摆脱了文盲,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巨大成就。

  放眼世界,大唐帝国的国民识字率也排行第三,仅次于德、英两国,而高于法国。

  细究起来

  从大陆移民北美的第1代移民八成都是文盲,大唐帝国征服的北美,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地,当地的居民八~九成也都是文盲。

  这就形成了很大的文盲人口基数,也是国民识字率在经历32年全力推广教育后,依然有接近一半还是文盲的真正原因。

  这其中

  有部分年青移民在入伍参军后或者在社会上接受扫盲班教育,但这一比例不足四分之一,远远没有影响到整体识字率偏低的大局。

  令人欣喜的是,移民二代的识字率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87%以上。只有少数家庭限于对女孩的偏见,或地处交通偏僻之地,没有让孩子接受完整的中小学教育。

  现如今,很多移民三代已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龄,在《大唐帝国五年制义务教育法》的大力推广下,基本上入学率达到98%以上。

  这保证了大唐帝国国民识字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维持缓慢而稳定上升的趋势,有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当今世界上

  统一后的德国式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基础教育实行最好的国家,在全世界无出其右。

  1825年,普鲁士便实行普遍义务教育制度。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德国具有基本读写能力的人口数量有很大增长,文盲率迅速下降。

  在普鲁士,1822年有140万儿童进入公立小学,到1876年已上升到420万,基本上覆盖了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

  普鲁士人口的识字率在1800年就达到60%的高水平,到1850年达80%,1860年更达87%,在1876年更进一步提升到95%。

  用不了多长时间,德国就能实现全民扫盲的目标,这在全世界无出其右。

  与德国相比较,英国则显得漫不经心,政府方面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事情,是家庭个人的事情,政府不便过多干预。

  即便如此

  率先踏入工业化国家的英国,凭借着深厚的积累,将男性识字率100年前的25%提升到目前的78%,女性64%,位居世界第2位。

  大唐帝国以56.3%的识字率位居世界第三,法国55%位居第四,而在意大利这些欧洲二流国家,识字率仅39%,奥斯曼帝国,大清和沙俄更低。

  皇帝李察在早年间便提出了“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兴则国盛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