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9章 文化与打手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重视教育理念,如今随着文化教育的发展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帝国政府坚定推行的基本政策之一。

  随着教育的兴起是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唐帝国在1864年率先制造出了电力印刷机,极大的改善了原有蒸汽印刷机的弊病,提高了工效,大大降低了印刷物的成本。

  印刷技术更新推动了出版业的繁荣,大唐帝国到1876年底统计,全国上下已经有1371家出版社,每年发行出版的书籍多达26万种,涉及人文,地理,军事,历史,机械化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教育等各方面,形成了繁荣的文化市场。

  这其中,以国语出版的书籍报刊占据了8成以上,仅定期发行的报刊,期刊就有千余家,形成了全面开花的格局。

  在大唐帝国众多的出版物种,有一种叫做志奇漫画的门类广受民众欢迎。这是一种以志奇怪异传说,乡村野谈,狐鬼蛇神之类的故事编撰出来的图画书。

  有专门的插图画家根据故事内容编绘,附以文字情节,即便是不识字的文盲也能看得懂,在民间大受欢迎。

  最出色的《西游记》志奇漫画书一套共72本,每本一个小故事。一经推出便广受社会民众喜爱,短短两年累计已经发行超过67万套,还将继续加版印刷。

  发行《西游记》漫画书的桃园娱乐出版社赚得盆满钵满,很有信心将《西游记》发行出版100万套甚至更多,打破出版界休闲娱乐类书籍的记录。

  大唐帝国越来越繁荣的出版文化事业,在世界各国列强中普遍存在,这是一个从守旧到思想变革的年代,民族主义和工人运动萌发的时代,也是知识全民普及的时代。

  从现在至本世纪末

  报纸期刊和广播的普及,世界主要列强国家的国民识字率都将大幅度的提高,意大利将从39%提高到60%以上,奥斯曼帝国和沙俄也同样如此。

  “梁爱卿,匹兹堡的群众罢工是怎么回事?”皇帝李察放下了手中的《中美洲纪事报》,用手指着头版刊登的一则新闻报道问道。

  近来由于新入手的古巴,吕宋群岛和波多黎各三块新殖民地事务较多,皇家秘书处大管家郑源忙得分不开身,梁伯均副处长和其他的大秘伺候御前的机会多了一些。

  往常这些时候

  纵然是再忙再累,郑源处长在皇帝陛下理事的时候都要近身伺候,以便于皇帝陛下随时垂询。

  梁伯均连忙趋身前来,恭声回答道;

  “回陛下的话;

  此事微臣咨询过帝国安全总局和内政部方面,应该是一起自发的工人运动,与我方没有任何牵扯。

  近些年来

  源自英、法等国的工人运动也传播到了米利坚合众国,报纸上经常会鼓吹争取工人权利,争取合法工作时间,团结反抗资本家压迫等蛊惑性言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