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三章 辞岁(第三更)_我的公公叫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两口子初一上午过去磕头就行。

  等到何玉柱回来,晓得几个阿哥都准备好了,出来了,夫妻俩也从二所出来。

  整个阿哥所的甬道,都是灯火通明。

  今晚各处悬挂的宫灯要点通宵,也比平常日子挂的稠密。

  舒舒回头看了眼二所门口。

  白底彩画的门神,白底黑字的对联。

  这不是因为夫妻俩孝期什么的,而是满人在关外尚白忌红的缘故。

  也可能因为宫里都是红彤彤的,各个宫殿都是红色大门门框,贴了红对子也不显,就自然而然将关外的习俗融合进宫中,挂的是白色对联。

  大家都穿的严严实实的,随行太监挑着灯笼,一路熘达到宁寿宫。

  宁寿宫里十分热闹。

  原来是搭建了戏台。

  有教坊司的小太监们在演猴戏,金猴闹春。

  这是沿用明代教坊司旧俗,也设了教坊司,用于节庆大典活动时的献戏。

  只是从顺治朝开始,停止了教坊司妇女入宫奏乐,改用太监承应。

  太后这边的年夜饭还在进行中。

  太后在太妃与格格们陪伴下,没有几个动快子的,都在兴致勃勃的看戏。

  老人家不爱听那些伊伊呀呀带台词的,就喜欢这种看着欢快的。

  “赏!”

  随着老太太的放赏声,有太监将准备好的新钱放在托盘里捧了,直接撒到看台上。

  “哗啦哗啦”的铜钱落地声,小猴子都对着太后作揖。

  眼见着孙子、孙媳妇到了,太后笑着对他们招手。

  大家上前,之前坐着的格格们早已经起了。

  有人铺了锦垫,大家都跪了。

  太后笑着叫起,道:“压岁钱早准备好了!”

  白嬷嬷在旁,端了个托盘,上面是几个金色宁缎荷包。

  其中一对鸳鸯样式的是舒舒与九阿哥的,其他几个绣着蝙蝠的,是几个小阿哥的。

  沉甸甸的,不用想也晓得是金子。

  十四阿哥站在旁边,腰上也挂着蝙蝠荷包。

  原来他早就过来了,刚才去后台看热闹去了。

  这会儿功夫,外头就有太监进来禀告。

  太子、太子妃带着皇孙来“辞岁”。

  太后连忙叫进。

  随后,太子与太子妃进来,后头跟着两个嬷嬷,牵着两位年长的皇孙。

  太子与太子妃都是吉服。

  身后的皇孙穿着宝蓝色彩褂。

  为首的小阿哥已经八、九岁年纪,就是太子长子,被称为“毓庆宫大阿哥”。

  身边站着的,是他的同母兄弟,看着比十五阿哥还小些。

  见到那小阿哥时候,舒舒多看了几眼,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嫡长孙弘皙。

  现在还只是个奶娃娃的。

  他自诩嫡皇孙也不算错,其父是太子,其生母后来为太子侧福晋。

  按照满洲旧俗,在胞兄殇了后,他确实算上嫡长孙。

  太子妃的嫡长女,还有一位庶出的三阿哥,应该是年岁小的缘故,没有带出来。

  因为要避让宫妃,太子一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