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八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更求月票)_你好,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姨跑出来,看到小半车的东西,也被吓了一跳:

  “这些蔬菜和肉蛋,正好过年用,这大米是松江青稻,出口南韩那边,都一块多钱一斤呢,比特供的都好,留着给爷爷煮粥!”

  小五嘴里吆喝着,扛起大米,先进了院,迎面正好遇到父亲。

  小五的父亲平时比较严厉,不过今天却面带笑意:

  “你小子今天做的不错,你梁叔叔还特意打电话向我道谢呢。”

  一直以来,这个小儿子,在他眼里都是不成器的,想不到竟然也有给他涨脸的时候。

  想想前些天父亲答应的事,竟然要小五和那个青年一起做生意,看来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好像都开窍了。

  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得到父亲的夸奖,小五挺了挺胸脯,搬起东西就更加来劲了。

  此时此刻,在松江地区的驻京办,刘青山也同样在忙碌着,老家来了这么多人,司机就好几十,驻京办都住不下喽。

  临近春节,进京跑关系的本来就多。

  住不下那么多,剩下的就只能住宾馆,好在就一宿,明天就得返程。

  郑红旗还是很会做人的,蔬菜和鸡鸭鱼肉这些,也给驻京办都留了一份儿,把里面的工作人员,都乐得眉开眼笑。

  驻京办的李主任在表达了感谢之后,然后又说道:

  “郑县长,你们碧水县的特产,现在很受欢迎,不少首都的领导,都指明要你们碧水出产的蘑菇野菜和大米呢。”

  在欣慰之余,郑红旗也有些发愁:

  “李主任,山货倒是还有一些,不过这松江青稻,全都出口了,只能等到今年秋天收获之后,再请领导们品尝了。”

  “到时候别忘了预留一部分就行,听说你们县别的地方也要搞水稻,千万别鱼目混珠,我们就要夹皮沟出产的,价钱什么的都好说。”

  李主任还不忘打打预防针,虽然都是松江青稻,但是夹皮沟先一步已经闯出名头。

  郑红旗也只能笑着答应,然后和刘青山一起,领着大伙出去吃饭,驻京办这边,根本就安排不下。

  吃完饭,这些司机师傅还不顾疲劳,坚持着要逛逛首都,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明天就要赶回去,就晚上这点时间。

  刘青山也就领着几十个人的大部队,在落日余晖中,走马观花般的,去了几处有代表性的地方,就差每个人发个小红旗拿着了。

  同时,还帮他们拍了不少照片,刘青山也算是一个合格的导游了。

  折腾到晚上八点多,刘青山这才回家,结果看到院子里灯火通明,老帽儿师叔和哑巴爷爷,正在那卸猪肉半子呢。

  一共四个半扇的,合在一起就是两头猪。

  在解冻之后,要把蹄髈、排骨和其它骨头都拆卸下来,净肉分割成小块儿。

  看到刘青山,老帽儿师叔就吆喝一声:

  “小山子,以前过年称二斤肉,你这倒好,直接弄两头猪,师叔跟你借光,过个肥年!”

  “还有这么多鲜菜呢,每样都好几十斤,还不得吃烂了才怪。”鲁大娘也在旁边唠叨着,东西多了也愁人啊。

  “还有这些白条鸡,一天一只都够吃到正月十五了。”刘金凤嘴里也埋怨着。

  只有老四老五最开心:“又能天天喝上鸡蛋羹了!”

  刘青山也想不到,一下子给他家里送来这么多,看样子,还是因为多卖出来那么多钱,县里的干部想要表达谢意。

  于是他嘿嘿两声:“好东西还怕多,咱们吃不了,还有不少人都帮着吃呢,街坊邻居那,还有白二爷家,高峰家和老姐的姥姥、姨夫家里,这些东西还不一定够用呢。”

  听他这么一说,吓得老帽儿赶紧拎起两个大肘子,先进屋叫林芝给烀上了。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