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 收购道亨银行_重生香港之风流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天后,1月15日。

  这天上午,石莫手里拿着一本《菊与刀》,坐在自己的总裁办公室内翻看着。

  看这本书的原因是石莫想了解日国,因为日国是他今后十年的主要财富收割地,也是他今后三四十年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毕竟日国的科研实力在全球都算是顶尖的,不能不重视。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石莫想要在科技领域全面压制日国,打压日国,最终超越它。嗯嗯,也可以说石莫这是想先干翻美国的小弟,然后再干翻美国。

  看这本书对于从未真正了解RB,仅仅通过一些新闻媒体了解RB的石莫有着重要的意义。

  《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创作的文化人类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6年。

  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是通过人类学研究来分析RB社会,进而为盟国统治RB提供理论。

  《菊与刀》的核心观点是耻感文化,作者在简单叙述RB近代史的基础上,挖掘RB人矛盾性格的根源,并详细阐释RB人的恩债、人情、义理、忠孝等理念,以及其他一些如幼儿抚养等生活习惯。

  在石莫看来,《菊与刀》除了耻感文化这个核心观点以外的内容就没有那么正确了。书中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硬伤错误。

  比如认为RB文化受太平洋土人的影响最大,认为他们之间有相似之处却忽视了中国文化对RB文化的影响等等。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错误,用典的错误,典故的理解错误,东方文化的西方解读导致结论偏颇等等,都有问题。

  但是,在那个时代,在她仅有的研究条件下,去试图探索看清RB社会的本质,尤为艰难,著书论述成如此模样已经算是相当厉害了。

  所以瑕疵并不妨碍这本书是一本好书,文中确实多数观点独到、犀利、准确,乃至触到其实质,值得深思。

  比如日国人对于强者的恭顺与崇拜,比如日国人对于嘲讽与自尊的看法,比如日国人各安其位的想法等等。

  日国人性格形成的真正根源:日国人一直生活在一个资源匮乏人口过剩的世界中,个人离开集体绝对无法生存,因此日国人的自我都大都在童年时期被磨灭了,至少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专心看着书的石莫听到有敲门声,抬头见是袁天帆来了,就招手示意让他进来。

  袁天帆来到石莫的办公室,见老板在看书已经习以为常了,礼貌敲门提醒得到回应后就走了进去,来到石莫的办公桌对面坐下,开玩笑说道:“老板,又在看书学习吖,真是全公司的楷模哦。”

  “好了,别拍马屁了,说说有什么事吧?”石莫嘴角微勾,拿开身前桌面上的《菊与刀》,然后一副公事公办的正经样子。

  袁天帆见石莫不想说笑,他也有重要的事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