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报道_学霸的人生模拟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了十几天的电视了,大家来之前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对周明有了许多了解了。

  反倒是周明对于学术界了解的本就不深,对于生物界知道的就更少,而章名杰介绍的这几位,他也就知道一点王林真的事情了。

  这位王林真出生于1930年,曾获得过一项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国家发明二等奖、八项高官科技进步奖,长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

  个,包括国审品种10

  个,是国内大豆研究领域的前辈了。

  在和这些前来审查验收的专家们一一互相问了声好之后,周明和他们也没多说什么,便带着他们去到了试验田里。

  “株型改善了很多,种植密度也大大增加。周教授,你这株型是经过设计的吧?”

  当前来审验周明超级豆项目的审验人员全部都来到周明种植超级豆的试验田时,对于植物学有研究的专家们都蹲在地上,仔细查看起周明这个所谓的超级豆的种植情况时。

  而那些对这一行不太懂的一些领导们,则是在看到这一大片试验田中那些不算粗的大豆杆子上,挂着许许多多的大豆时,嘴里也都接连发出感叹。

  虽然这些领导们不懂大豆的遗传育种,但是他们在看到这片试验田里的大豆后,心里都已经踏实下来。

  这次周教授的这个项目稳了。

  这是这些领导们此时心里的真实想法。

  而刚刚那句说,则是蹲下来观察大豆具体生长情况的众多专家们中的一位说的。

  “对。而且我不仅提高了种植密度,还增加了单秆的强度和韧性。”

  周明看向正在仔细端详着这一片大豆植株的性状,包括它们叶子的性状和枝干的形状,并用手摸着发黄的叶子正和自己说话的王林真院长,对他说道。

  “毕竟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前提,要是单杆的强度和韧性都不够,就算增加了产量,恐怕也会因为单杆的强度和韧性不够而被压弯,甚至是压断,这样一来的话很有可能不仅不会增加产量,反倒还会降低产量。”

  周明看向王林真后,继续向他解释道。

  “周教授,我也发现了一些不一样,你这些大豆的植株好像要比一般大豆的植株低一些。

  你是不是还降低了株高,以此来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结荚数?可你这结荚数提高的也太多了吧?恐怕不止是降低株高就能做到的。你究竟是怎么同时做到这么多的?”

  这次询问周明的,是盖俊逸院士。

  盖院士是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也是金陵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同时也是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因此他更好奇周明究竟是怎么培育,更具体的说,他好奇的是周明究竟是怎么利用基因技术创造出这种大豆种子的。

  难不成周明发现并改造了大豆在这方面的记基因?可这样做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