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四章 后勤的重要性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后方基地向前输送补给品的正规车队和仓库,只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

  此时,所用的送输车辆并非军队建制所有,而是临时凑集的。

  有时是按合同使用商车,更多的时候则是就地征用农民大车,付给某种收据,尔后农民凭此收据应能得到补偿。

  输送补给品,或输送任何别的东西,是一桩危险的事情。

  可以认为,那时的后勤辎重队,除了少数前方难以补充的物品外,更多是为了支撑短时间在就地补给获取比较困难的地方的临时补充,以支撑其到达可以获得良好就地补给的地区,以及围城中耗尽掠夺范围后的必要支撑。

  这些辎重队在其他情况下并非必要的存在,这即便在中世纪晚期有了更好的农业发展,送货车以及道路的情况下也未能改变。

  因此中世纪时期的军队后勤规划可以认为更多是服从肚子的需要,开往能够提供给养的任何地区,根本不考虑同其并不存在的后方基地的交通联络。

  显然,支配军队运动的,是对近90无法从后方前送的补给品的需要,而不是那另外10。

  因此,即便是近代仓库制度的提倡者,也宣称战争的目的通常是“就食于敌”。

  不过有一个情况例外,那就是船舶运输,这是因为随军运行的补给品沿水路输送要比陆上拖运容易得多。

  这既是由于船舶具有比马车大得多的载重能力,也是由于船舶本身相对马车不需要什么额外的补给品。

  查理曼大帝可以说是中世纪后勤组织方面的先行者。

  他通过《庄园条例》规定了每名士兵应该自备的一定物资,并且还组织了一支能维持几星期的补给车队和运输攻城武器的辎重车队。

  通过在边境设立城堡和边防哨所,储存通过有组织的征集和抢劫而来的粮草。

  这些制度使查理曼大帝能在冬季也能进行战争,保障了野战和围城的顺利进行。

  这种情况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得到改善。

  狮心王理查一世认识到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在塞浦路斯、雅法和阿克等地先后再那建立了兵站、组织了专门的伙夫背负物资并沿着昔日的罗马大道走。

  最重要的是他充分利用了船舶在后勤保障上的潜力,出色组织了十字军行军途中的后勤保障。

  随着战争的越发复杂和后勤保障的越发重要,在13世纪时,英法等国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御粮官,负责粮草的征集、管理和派送。

  御粮官权限较大,可授权各级行政区授权征集粮秣。

  在法国,御粮官被称为宫廷面包总管,在英国则被称呼为粮食征发官和御粮司库,他们主要向国内外驻军及海上兵舰供应粮秣。

  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储藏设施,一般在中心城市都会设有粮秣库,除了宫廷消费之外就是提供驻军使用。

  粮秣库会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