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七章 设制策司,设西厂_红楼第一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更好,那老百姓拿出口粮来养你我有何用?还不如不缴纳税赋!靠自己的双手也能做到不为累累饿殍!”

  “贾二舍!你是勋贵兼士大夫,不是老百姓,注意你自己的身份!”

  这时候,南安王也忍不住站出来,直接呵斥了贾琏一句。

  因为他发现贾琏说的话越来越过分了,竟然说是老百姓养着他们,明明他们一切皆来自于皇恩好不好。

  “陛下,臣认为,贾公所言才是公忠体国之言,为官者,当使黎民不饥不寒,方可算得上是不愧对国家,不愧对所学。”

  太常寺卿袁可立这时候站出来说了一句。

  “臣亦认为,贾公所言颇为有理,损有余而补不足,更兼之以促民生产,方是善理财之道。”

  兵部职方司郎中卢象升也跟着言道。

  已升为光禄寺少卿的徐光启也跟着说:“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岂能不愿自家老幼富贵?身为圣人门徒,又怎能不希冀使天下老幼富贵?”

  因为贾琏提出变法事,使得整个经筵一下子变成了一场纲领性辩论会。

  不仅仅使承宣帝和贾琏知道了哪些官员是保守且不愿意变法的,也知道了哪些官员是愿意的。

  虽说儒学是这个时代的治政之纲领。

  但这个时代,属于儒生出身的官员们则解读出了不同的观点,当然,这虽然跟儒学比较空泛有关,但更多的都是因为对利益的选择有所不同。

  “朕认为贾雨村和秦誉二卿所言更为有理。”

  承宣帝在最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这样说,自然是故意故意麻痹这些保守派,避免有小人因为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而虚伪地说自己支持变法,同时,也避免这些保守派而提前采取动作。

  作为一个帝王,承宣帝自然不会让人很容易知道他的心思。

  而事实上,作为少年天子的承宣帝在潜邸时就有将来当皇帝后当荡平内忧外患、乃至扩土西域、漠北,远迈汉唐之疆域的武略雄心,岂会甘于做一个只知省俭而因循守旧的守成天子?

  所以,经筵结束后不久,在不少保守派大臣还天真的真以为皇帝被他们说动时,承宣帝却突然下旨于隆宗门内设制策司,挂在政事堂门下。

  且下诏让北静王兼任制策首席大臣,贾琏、袁可立、徐光启、卢象升四人兼任制策大臣,在隆宗门制策司负责制定政策。

  隆宗门是位于大康皇帝寝宫临敬殿临敬门前广场西侧的建筑。

  而在这里设立制策司,无疑意味着制策司就相当于是皇帝的变法领导小组办公室。

  要知道,内阁都只是在皇宫前朝的文渊阁办公。

  而制策司的办公地点却直接设在了内廷,在皇帝喊一嗓子,都能听到的地方,这无疑意味着,皇帝要亲自主导这次变法,而制策司的地位将在内阁之上。

  另外,皇帝这样做也是有意绕开内阁和六部,直接另设一个机构来负责变法。

  毕竟现在贾琏资历尚浅,他不可能直接把贾琏直接提为首辅,也不可能在已经因为反贪和查惩忠顺王逆党而大换血之后,又对内阁六部进行大换血,进而影响朝廷运转,也就干脆绕开内阁和六部,直接设立制策司。

  这里面除了北静王和贾琏,另外三人皆是在经筵上积极表态支持变法的官员。

  可见承宣帝是很好的利用了这次经筵,直接找到了可以支持自己变法的一套班子。

  制策司上的第一道题本,就是设立西厂,建立新的税政制度。

  皇帝对此自然准予,且下旨施行。

  而当百官们知晓后,对此自然是大为惊讶。

  “敢情陛下那日经筵没有被我们说动!”

  秦誉就因此惊愕地看向了贾雨村。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