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6章 英国人要掀起金融战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交撤退趋势;而日本则展开了“协调外交”和对华“不干涉”外交,实质上呈现出外交进攻趋势。

  因此,面对渐渐强大的中华民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强国的英国,在处理涉及中国的东亚问题时渐渐力不从心,这从他们在“五卅”惨案的处理及善后便可看出。即使在正史上,英国也只能对日本在亚洲的蚕食中国东北无能为力甚至默许。

  在欧洲大陆玩“均势外交”它在行,可是在东亚只有一个庞然大物的中国,它的这些招数就玩不转了。以前军阀混战时还有支点,现在各路诸侯都归于人民党的领导之下,各个击破的策略就不行了。

  如果中国真的铤而走险和它进行全方位的经济对抗,它拿什么来进行反制呢?

  战争?国民已经厌战了、财政已经破产了,关键美国能同意吗?战争的进程能控制住吗?上百万的人民军能够战而胜之吗?

  日本和英国共同制造了“五卅惨案”后,全中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特别是反英运动。狡猾的日本政|府在起初也信誓旦旦地要协助英国共同反华,但是当英国疲态尽显时,它也悄悄地转了身----它在中国的损失不容得它继续留在反对的阵营中。

  如果说在以前,它完全可以无视中国的立场,因为一个松散、弱小的民国政|府根本不敢阻挡它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但是在1916到1919年的四年间,日本对华出口增加%,在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由1913年的23%上升到1918年的%,对华投资额由战前第四位跃升到与首位的英国不相上下,其商船总吨位达万号,攀升到世界第三。

  一句话,现在的中国是它的恩主。

  得益于中国物质极不丰富、而工业能力越来越规模化的现实,中国的市场完全可以用国货来铺垫,也完全可以忽视外来商品的影响,现在是日本需要中国而不是相反。如果没有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日本的经济会一落千丈,这是无疑的。

  而人民军庞大的家底也让日本政|府望而却步。没有直接交过手,不知道底细。但是以它的组织能力和渐成体系的实力,即使激进的日本军界也不敢打保票能战而胜之,还必须是一战而胜之。不然,光用拖字诀就可以让日本陷入经济的泥潭里。

  这也是日本只敢缩在英国后面作手脚的原因,形势一不大,它立即溜之科也。通过实施双重政策,它较早地从反帝运动中脱了身,并考虑如何进一步在华进行经济侵略。

  英国对日本的行为极为不满,但是,陷于孤立的困境使它不得不开始考虑有限地调整对华政策。

  随着人民党已在全局上控制了中国政权,人民军在军事上(从兵员及装备上可以看出)以前所未有的强大,中华民国在经济与工业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