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6欠债要还_宦海风云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当了老师,后来又当了校长,党支部记也是党员们推选的,市民政局没有承认,管委会主任是市民政局任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市民政局每月给移民发放一次救济粮和补助款。”

  常宁关切地问道:“那你个人的收入呢?”

  高元坤红起了脸,犹豫了一下后说道:“我当民办教师,区教育局每月补贴三十元,帮市民政局做事,每月有补贴十元,一年下来,有,有个五百来元。”

  常宁听罢,不禁肃然起敬,只觉心里一阵发闷,一时说不出话来。

  “常市长,对不起,我们这里没什么可以招待您,连饮用水,都是从几公里外运来的。”高元坤一脸的歉疚。

  “不不,高校长你说错了,是政府对不起你们啊。”常宁又一次握住高元坤的手,顿了顿后说道,“高校长,你给我说说移民点的基本情况。”

  “常市长,移民点的面积一共有十三平方公里,百分之九十以都是沙石地,人均耕地不到零点一亩,基本每家都种点瓜菜之类的作物,政府现在的补助标准是,每人每年六十元钱、一百斤大米、一百斤面粉、五十斤小米、三斤棉花、五尺棉布,此外,节假日的时候,市里会送一些慰问品过来。”

  常宁又问道:“这里有多少人口,多少壮劳力,平时都干些什么?”

  “整个移民点有两千三百一十三户,暂时分为八个村六十七个村民小组,实际人口是一万二千三百六十一人,但市民政局统计在册的只有一万零七百二十九人,多出的人口,是实行计划生育后超生的,民政局不统计,计生部门也不管,所以,这里没有独生子女,几乎每家都是三四个孩子,五六个也很平常的,全移民点共有十六至六十岁的劳力七千余人,妇女们大都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男人外出打工,据我所知,主要有四个去向,一是在市里几个山矿下井,大概有七百多人,二是在各种工程队当小工,应该有千人,三是在市里打零工,人数也在千,四是有手艺的、头脑活络的、有亲戚帮忙的,这一类有三四百人呢,他们在外面混得不错,家里的生活都算超过温饱了,您要是到各村转转,凡是骑自行车的,应该都是这一类人。”

  指着不远处的“校舍”,常宁继续问道:“高校长,这里孩子的受教育情况怎么样?”

  “我们移民学校是小学初中连读的,学费和费都是免收的,全校现有教师二十九人,都是我们移民点的人,其中五人是退休教师,免费为学校教的,其余二十四人都是民办教师,学校现有九个年级,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有三个班,四年级到六年级各有两个班,因为许多孩子中途缀学了,所以七年级到九年级都缩编为一个班,全校一共有十八个班八百二十三名学生,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