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75 章_贵妃起居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仁宗还是宣宗,都没有太皇太后的福分,作为帝国实际上的掌权者,她有立遗诏的身份,也有立遗诏的时间。前头这三个皇帝,去得都很突然。虽说太宗似乎是亲自留了遗诏,但当时在他身边做见证的重臣都是铁杆的太子.党,谁知这份遗诏是否亲口所拟?只怕连仁宗皇帝都说不清。

  至于仁宗、宣宗,仁宗去的时候徐循正在外地,对内情也不清楚,至于宣宗,就那样暴毙了,哪有留遗诏的可能,只是由内阁代拟罢了。能如今日太皇太后这般亲口颁下遗诏的,国朝也就只有太祖皇帝一人而已。不过太祖皇帝的遗诏一向为众人讳莫如深,就徐循接触到的部分,简单得明显是经过删改,可以说太皇太后遗诏算是第一份由本人亲自发挥,并且不会被大删大改的遗诏了。

  一般说来,遗诏里集中说的也就是几件事,一是自己丧事如何办,二是继承人如何指定,三就是对自己这些年执政的一些感慨和谦虚,对后人的叮咛。其实第一和第三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徐循心里清楚,和她一样,所有人最关注的都是第二点。

  皇帝已经成亲五月,和皇后感情很不错,虽然年幼时做过一些糊涂事,读书天分也不算多好,但这两年间,也是成熟了不少,十五岁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亲政似乎是早了点,但已经成亲,行了冠礼,也不算是没有依据。但反过来说,十五岁的小孩儿,接触实权以后行差踏错的也不是没有,和一班老谋深算的大臣比起来,他还嫩着呢,同太后相比,除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以外,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是把摄政权继续交给太后,令其待皇帝年长再行归政,还是直接跳过太后交到皇帝手上,就只能看老人家自己的选择了,在此事上,臣子们也没有什么声音,后宫中就更不会就此敏感的问题多说什么了。若是今上是英明之主,也许局面会有所不同,不过如今事实显非如此,该怎么决断,就看当家人的一句话。

  “……皇帝聪明仁厚,”断断续续地说着自己进宫来经过的大小事情,最终,太皇太后提到了皇帝,只这两个字,便提振起了全部人的精神,“以后要好好当政……用心国事、亲近贤臣……”

  翰林们奋笔疾书,可能刚才太皇太后长篇大论的回忆,落在遗诏上只有一句话,而如今这简短的一句话,在遗诏上又会被敷衍出许多美辞来。徐循禁不住看了太后一眼――她看不到文臣们的表情,想来,应当也是各自有异。

  太皇太后没提太后,直接就说起了皇帝,看来,应该是已经定下直接还政天子的意思了……

  不过,也未必就定了下来,也许到后来,语意一转,也会有所变化。

  经过一番吩咐,太皇太后稍微一歇气,又不停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