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又见宣德炉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市仙官贴在门上,以图大吉大利,财源滚滚。”返回餐桌继续吃饭,时间来到7:30分,看时间所剩不多,沈愈再次回到供奉财神像的小木桌旁。此时檀香也不过刚刚燃烧到一半,一时半会根本无法燃尽,好在铜炉中插香的并不是香灰,而是高粱等五谷,沈愈索性直接将铜炉捧了起来。这铜炉看起来不大,但重量却不轻,大约有七八公斤重。果不其然,铜炉底部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款识方正清晰,字体风格是典型的沈度小楷,丝丝入扣,清秀耐观。宣德炉的标准款识是出自明代大书法家沈度之手,不仅仅是宣炉,就连明代很过官窑瓷器的款识也是标准的沈度“馆阁体”“馆阁体”是一种官场书写的字体,说白了就是小字楷书,也叫蝇头小楷,要求字体方正、规范,光洁、乌黑,大小一律。明清两代开科选士时,皆要求用楷书答试卷,务求工整,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像雕版印刷体一样才算为上品。你要用草书答题,那对不起,趁早卷铺盖回家吧。就算字写的欠佳那也不行,即使你满腹经纶,也会名落孙山。而“馆阁体”的祖师爷就是沈度。馆阁体还有一种叫法,为台阁体,这俩是一个意思,不过是明清两代的叫法不同,明代称为台阁体,清代则称为馆阁体。沈度,明代大书法家,擅长篆、隶、楷、行,被明成祖朱棣誉为“明朝王羲之”,在永乐时期,凡金简玉册等一切大制作,必然要沈度亲笔写就。目视铜炉,沈愈默念一声鉴宝,一团浅青色核桃般大小的宝光凝聚而出。看到这里,沈愈心里叹了口气,“可惜了,依然不是真正的宣德炉。”宣德皇帝虽然是明代的第五位皇帝,但他即位时大明开国不过才五十八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就一年,再加上建文帝也仅仅在位四年,所以真正的宣德炉必然是深青色宝光。浅青色的宝光说明此炉是明仿宣炉,而非真宣。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襄在《宣德炉哥注》中说:“宣炉最妙在铜的颜色,色彩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灿烂善变。”明末进士、散文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说,宣炉的色泽无法模仿,其色黯然,奇光在里,望之如一柔物,彩烂善变。他们对宣德炉的铜质与色彩说的大差不差,所以他们应该是见过真正的宣德炉。赵汝珍在古玩指南宣炉篇中也说,宣炉之色已为二公道尽,按理说这铜炉已经达到标准了,怎么还不是真宣呢?强行压住自己心里的疑惑,沈愈稳稳的放下香炉侧身对李晴儿道:“晴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尊铜炉是一件很贵重的古董,若是卖出去,小柔一家马上就能摆脱目前的困境。”李晴儿闻言大喜,“真的?”“当然,我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