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皇帝就一点点错没有吗?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儿子再劝,这已经子时了,按照胡淡的养生之法,这子午觉已经到时间了。

  「休息,休息。」王直笑着说道。

  天明节的最后一天是在上元节之后,又称小年,京师欢庆的日子终于结束,大家便开始忙忙碌碌起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四处都是繁荣的景象。

  而王直御赐的府邸内,则是一片素缟麻衣。

  王直去世了。

  在写完奏疏的第二天,王直又审查了一遍,做了修改做成了定稿,午觉睡过去后,便再没有醒来。

  王直终究是没有熬过这个冬天,年关年关,年前年后都是关。

  朱祁钰听闻了讣告之后,愣了许久。

  王直身体不大好,在王翱从两广总督调回京师之后,王直就开始将部事以及主持部议交给了王翱,后来彻底致仕,只做了泰安宫的西席先生。

  朱祁钰铺开了笔墨纸砚,开始书写,写了很久,才停笔说道∶「兴安,让礼部拟谥号赠官,官葬金山陵园,传朕旨意,让商辂为王直写神道碑铭,头三之后,入葬那日,你再跑一趟王家,把朕的悼词送去。」

  朱祁钰作为皇帝,是不能给臣子送行的,当年杨洪走的时候,朱祁钰一直在聚贤阁看着杨洪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但是杨洪入殓,朱祁钰也没有前往。

  他是皇帝。

  但是悼词还是要给的,这是盖棺定论,这是来自朱祁钰对王直一生功过的评定,也是大明对王直的定论。

  朱祁钰金口玉言,王直行无差错,朱祁钰自然信守诺言。

  「想来,王直是一直憋着一股气儿,等着陈循这个老信走在他前面,一辈子不怎么争的他,在这件事倒是执拗了些。」朱祁钰吹干了墨迹,他并没有什么悲痛,只是感慨当年那些老臣,正在一个个的离开大明。

  王直活到了八十三岁,这是喜丧,无需悲伤。

  「陛下,这接连两位重臣离世,这北伐之事,是不是缓一缓?「兴安斟酌了很久,才低声说道。

  朱祁钰敲了敲桌子,颇为不满的说道∶「你这大珰,怎么讲起了厌胜之术?什么吉利不吉利的,生老病死,人生常态。「

  兴安俯首说道:「臣刚才说的这话,现在是臣在说,这王直身故的消息传出去,就是朝臣们说了。」

  朝中反对北伐的人多吗?非常多。

  但是陛下已经定策,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做事,可是朝中接连两位明公离世,这可是凶兆中的凶兆,自然可以作为一个由头继续鼓噪反战的风力。

  反战并没有错,打仗就是要死人,这死一个壮丁,影响的是一整家子人,南苑那些没爹又没了娘的孩子,就是战争的许许多多的创伤之一。

  朱祁钰对战争的贻害,了解的非常清楚,他决议北伐,不代表着他听不进去反对意见,相反每一条反对意见最终都会成为他料敌从宽的一部分,最后变成一种对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