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闻鼓响了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宪的位置,就替了陈循到文渊阁做大学士了。

  这活儿虽然辛苦,但是可比都察院安稳多了。

  都察院什么鬼样子,朱祁钰倒是清楚,他当初下旨申饬,不让违反宵禁,就有三人抗旨不遵,和会昌伯一起喝酒到了深夜,甚至还推搡辱骂五城兵马司的宵禁军卒。

  朱祁钰挥了挥手示意陈镒归班,对着李燧说道:“你继续说。”

  李燧振声说道:“陛下,这戥头一户两收,再加上层层摊派下去,可不就是一钱八分,到了百姓头上一年至少就是五钱银子了。”

  “五钱银子,陛下百姓劳作一日不过铜钱二三十文,攒齐这五钱的银子得多少时日?”

  “各级官僚,借用陛下之威名、威势,搜刮百姓,搜刮上来的东西,上司得一半,州县揣到自己兜里的也占了一半。”

  “刚开始干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有所顾忌,干了一年二年,成为旧例,再换一任,就开始萧规曹随,经过十年二十年,就变的名正言顺了起来。”

  朱祁钰满是笑容的说道:“这件事,朕已经知道了,你先去东华门看榜,不看也没事,朕告诉你,你会试中了。”

  “好了,退下准备殿试之事吧。”

  “陛下…”李燧还要争辩,胡濙不停的给李燧打眼色,示意他先走。

  李燧不知道陛下的秉性,胡濙能不知道?

  陛下现在说话平静,对李燧笑着说话,是怕寒了李燧这个新晋进士的心,是在保护李燧。

  这件事陛下既然知道了,自然没有不管的道理。

  李燧虽然不懂,但是还是俯首告退。

  奉天殿内十分的安静,只有风吹打罗幕的声音。

  朱祁钰看着李燧离开的背影,陷入了思考之中。

  民变是怎么产生的?

  不都是像李燧这般,在地方闹不明白,到了京师闹腾,在京师闹腾,结果进了京,却也是闹腾不明白。

  四川监察御史什么反应?一推四五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等时日一长,百姓们知道了,这种事控诉无门,也就默默的受这个气,不再想办法控诉。

  各级官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所顾忌,后来是萧规曹随,最后就变成了理直气壮,归根到底,官僚们发现,百姓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可不就是名正言顺?

  百姓就这么受气,就跟个高压锅一样,等到受不了,可不就是民变了吗?

  堵不如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些道理,就是刚读完蒙学的士大夫都会说,可是他们怎么做的?

  层层围堵。

  在奉天殿沉默了许久之后,朱祁钰开口说道:“朕很庆幸,至少还有人肯说,真到了没人肯说,咱大明,差不多也就亡了。”

  这话说的,朝臣们都一头冷汗,陛下的联想能力为何如此丰富?

  这私下摊派,可以说是潜规则之一,各地都有,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整肃吏治之事,已经在做了。

  “练纲在南衙干的不错,让他去四川去,明年年末,朕会派缇骑去暗中走访。”朱祁钰站起身来,走了两步说道:“那个四川监察御史,革罢吧。”

  “尸位素餐。”

  朱祁钰走出了奉天殿,看着天日昭昭,这些都是二十多年的沉疴旧疾,需要一点点去改变。

  他同时还有一丝的庆幸,他搞创收总是生法子,对于加税总是慎之又慎。

  在吏治没有整体清明向好之前,加税就是给百姓头上套枷锁。

  这些人,好狠的心。

  “陛下,陛下四川急报!”一个缇骑风一样的冲了过来,高声疾呼。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