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禄三宝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把旧钞换成新钞。

  但是洪武二十三年起,朱元璋就发现这换钞这制度,没法弄了。

  洪武二十三年,出新钞,听任百姓倒换,五个月后中止。

  因为大明的宝钞太多了,户部核定大明宝钞一共发一百五十万锭。

  结果呢?

  洪武二十三年,就有超过一千五百万锭的宝钞,要更换。

  半年,换了三百多万宝钞出去!

  这些多出来的钞,哪里来的?

  但是当时高皇帝,一直打算迁都,他派出了朱标前往陕西,巡视陕西的同时,决定是否迁都西安。

  朱标从陕西巡视归来,便开始生病,最终病逝。

  这之后,高皇帝再也无暇顾及宝钞之事了。

  于谦手中有一叠的以假乱真的大明盐引。

  显然是有一帮人,把大明宝钞搞烂了之后,再次盯上了盐引。

  于谦手里拿着一张盐引上面写着:「官发盐票」,上面写着由哪个地方发出,收到了多少粮食,等于多少斤盐,时间等等。

  这是一张小盐引,等于淮盐二百斤,等于大同米一石,等于白银一两二钱。

  于谦已经拿着给经年老吏看过了,这东西根本没办法分辨其中真假,以假乱真,只有对着阳光仔细辨认,才能确定盐引为假。

  它的确是个假的,因为是于谦在市场上,用半石的粮食换来的假盐引。

  民信局是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

  但是私印朝廷盐引,是什么罪名?

  死罪。

  于谦收起了那张盐引,他收集到的这些物品,都是要送到京师的证物。

  过去的大明宝钞,到底是谁在私印,到底是谁把大明宝钞发的哪里都是?于谦不知道,也无从查起了。

  但是,现在有人想用同样的办法,毁掉大明的盐引,这是确凿无误的。

  俞士悦在江南重拳出击,不断的打击私盐窝主私发盐引,但是在山西,有一帮人,也在私发盐引,并且比江南的窝主还要猖狂。

  “于少保,闹起来了!”岳谦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门外有百姓,聚集在了都司门前,大声的叫嚷,请求朝廷停止用兵。”

  “哦?”于谦站起了身子说道:“有趣,走,去看看。”

  大明的百姓反对大明军队进军集宁,恢复洪武、永乐年间的旧军屯?

  大明的百姓反对这个?于谦不信。

  但是这种离奇的事儿,就这么发生了。

  于谦来到了都司衙门之外,果然看到了一群群情激奋的百姓,吵吵嚷嚷,看到了于谦出门,喧嚣声更盛了几分,人群之中还有人推搡。

  朱祁钰为了保护于谦的安全,专门从京营里挑选了二百名校尉随行护卫。

  人群推搡的时候,校尉的刀立刻出鞘,结成了鱼鳞阵,火铳、钩镰枪、长短刀,对准了这些所谓的百姓。

  于谦嗤笑了一声说道:“雕虫小技。”

  于谦不由的想起了当初在大兴推广农庄法的时候,偷袭他的那个人,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明晃晃的刀片,还是吓人,场面立刻安静了下来。

  于谦笑着来回看了看说道:“来,你告诉我,谁给你钱让你来的?多少钱,就到都司衙门闹事啊?”

  那人显然不认识于谦,但是他认识补子。

  他们以为就是起起哄,没想到一个胸前补子是仙鹤的大员,走了出来。

  那人呆滞的说道:“四十文…在那边。”

  于谦吐了口浊气,挥了挥手说道:“岳指挥,把人群围住,把煽动者找出来,不在这里,也出不了万全都司,把人找出来,送京师吧。”

  谁不愿意看到大明军节节胜利呢?

  谁不愿意看到大明加强对河套地区的控制呢?

  谁不愿意看到大明恢复洪武、永乐年间的军屯呢?

  当然是瓦剌人,瓦剌人肯定不愿意这一幕幕发生!

  可是瓦剌人能够组织大明的百姓,聚集到万全都司的门前来闹事吗?显然不可能。

  那是谁?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