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4章 《红豆》(下)_重生之歌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着白云,对着清风我呐喊!

  等你。

  相思刻骨铭心!

  ……

  有时候~有时候~

  我会相信一qiē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

  可是我~有时候~

  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等到风景都看透~

  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

  唱到最后,方雅君已经忘我了。陶醉在了这首歌里。

  杜星河听着方雅君这般演绎,心生波动,由方雅君的天籁之声中,他仿佛看到了上个位面曾看过的一个关于昭明太子萧统寄情红豆树的故事。

  那棵树应该是在无锡顾山。

  大部分人却一直以为是在嘉兴西塘。就像张爱玲对英格兰和法兰西颠倒了印象一样,对昭明太子萧统手植的红豆树所在的位置,很多人一直无法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就像一千四百多年前萧郎和慧娘的一见钟情,明知是错了,也只有一路错下去。

  那是杏花烟雨的江南,春草漫过河堤的时节发生的爱情。

  今人或古人,所有的缠绵悱恻都愿和烟雨、江南沾染丝丝缕缕的联系。

  真的是大俗,可是仔细思量着,却又大雅。

  当中自有一番刚硬的道理在,不尽是文人骚客,痴男怨女的婉转凄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说水的因时因势而起,无为而为。水是至柔至刚之物,来去自如,滋养万物,亦同佛家说“缘起缘灭”,总不强求万物羁留,动则氤氲有致风生云起,静则坚毅如山石。至于人和人之间的情缘来去,用什么形容也不如水贴切。

  人一旦爱了,一颗心就能百转千回,像江南水乡的小河道,弯弯曲曲间衍出无数缠绵来;一旦不爱了,亦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决裂和汹涌。

  回到他们相遇的时刻,去见证那场烟花的绽放。

  那一天,萧统许是腻了宫娥翠袖,腻了丝竹箜篌,腻了伏案编书。

  他出游,信马由缰,到郊外寻花问柳。那可是真的寻花问柳,他是一等一的才子,从小天资聪敏,过目不忘,来顾山隐居是为了编集《昭明文选》,不似乾隆下江南的附庸风雅。

  走到一条清溪边,他觉得口渴起来,正好迎风送来茶香,抬头看见前面一座小小的茶坊,他便信步走了进去。那当垆卖茶的女子闻声转过身来。

  但见她云鬓乌黑,生得面若桃花,穿着布衣也难掩风流,他心里一喜。那茶,未曾喝到嘴边,却已先浸得人眼明心亮。

  她捧了一盏茶过来,浅笑盈盈。这一笑,似已耗尽一生等待。她与他正像白娘子与许仙西湖初遇,相逢却似曾相识,未曾相识已相思。

  他们这场相遇叫我想起了一段绝美的台词,那段话是这样说――

  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凄凄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轻拂悠悠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