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1章 立窑(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_我在古代有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天后。

  水泥生料总算调配好。

  期间,王琛让王云仓招募了一百多个长工,只需要干体力活,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这两天他没有去工地上看过进度,不过听王云仓说地基挖的差不多,邱公亮等人等着把大量水泥拖过去,王琛自然急于快点把水泥生产出来。

  两千斤生料被装在填上油纸的麻袋里。

  足足装了六辆驴车。

  王琛调配的水泥是425型号,表示二十八天抗压强度兆帕,水泥配方的原料是石灰石%,粘土%,铁粉2%,这个强度的水泥能够满足当前工地所需,他暂时不需要去弄其他配方。

  至于煤10%则是要等到灼烧生料的时候加入。

  最后等到熟料出来,掺和一定比例的石膏粉、矿渣进去就行。

  这些都需要他去烧窑亲自去指导,让窑里工作的工人们全都记下来。

  先去了县衙。

  丁县丞接待的他,“布洲子,您总算把水泥原来送来了。”

  站在门口的王琛没有接这句话,反而问道:“之前我和你们说过的立窑准备好了吗?要是没有立窑……”

  丁县丞打断道:“别说把窑稍微改建一下就行,就算没有,只要官府想要,几天时间之内也能给你便一个出来!”

  王琛啊了一声,“你们这么能耐?”

  丁县丞笑呵呵道:“天底下只有官府不想办的事情,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王琛撇撇嘴有些不以为然。

  你们办不到的事情多了去呢,哥们儿叫你们弄个空调出来,有能耐吗?不过他知道丁县丞说的话其实狂妄程度并不大,古代官府真要干一件事,相对而言还真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朝廷规定下来的事情,比方说长城,对于当时建造的国力来讲,是个庞大工程,生产力那么落后下,朝廷一声令下,愣是靠着人力和牲畜,建造出举世瞩目的长城。

  当然了,若是按照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和大型机械来讲,想要建造个长城会很容易。

  这也是王琛为什么铁了心想在北宋发展电力的原因。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代文明用了几年时间?从城市到公路,从公路到高铁、飞机,这些都是科技的力量,而电力正是科技发展最大的一个助力!

  王琛对丁县丞的话有些不以为然。

  随后,他亲自带着押送水泥生料的人,跟在丁县丞后面赶去刚刚改建完成的立窑。

  ……

  城外。

  向南走了半个时辰。

  窑所在地。

  这里原本是烧窑,经过王琛要求,衙门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改造成了立窑。其实水泥烧制人类最早利用的是间歇式土窑,后来才发展成土立窑。

  既然王琛知道立窑比间歇式土窑有优势,又不需要自己花钱,自然让官府方面按照他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土立窑改建。

  立窑休息的瓦房里。

  四十多岁的窑工陈大笑吟吟道:“听说咱们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