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生财大计_我在古代有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贯的人工钱,至于电能王琛选择的是太阳能发电机,基本上没啥资源损耗,等于每年节省了成本八万贯铜钱样子啊!

  纯利润可能达到450%以上!

  一本万利的买卖,他咋可能不去做?

  当资本家,首先得会算账,不能鼠目寸光,舍不得钱,得看到投资下去的另一面。

  王琛已经隐隐在朝着资本家方向前进。

  他同样明白一旦自己在北宋开发电能后,即将拥有什么样的便利。

  完全有可能凭借电能直接绕过蒸汽机“工业革命”,直接进入电力社会。

  因为拥有电能后,他想要再建造发电厂,难度系数会降低一百倍都不止!

  到时让电能走进北宋千家万户,电灯、电话、电视一切皆有可能。

  最关键一点,和电有关的产品,王琛都属于技术性垄断,古代技术发展肯定跟不上自己从现代社会剽窃过去的速度啊。

  哪怕那些人有了电能,科技水平会突飞猛进,想追上至少也得几十年光阴时间。

  几十年后,王琛早就气候大成,还在乎什么竞争对手不竞争对手?

  嗯,当然也可能挂了。

  想做这些事的前提都是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

  在封建社会最大的保护力量是什么?

  肯定是皇帝啊!

  王琛在琢磨,是不是拉北宋皇室一起入股自己的科技大业,回头给皇宫弄几组发电机过去,拉几条电线?他敢相信,只要皇帝看见电能的神奇,一定会鼎力支持。

  但王琛暂时性不准备那么做,说到底自己还没有和皇帝谈条件的资本,贸贸然献出电能的话,很有可能变成皇帝的“打工仔”,最终没有利用价值了鸟尽弓藏。

  只是比较可惜的是,太阳能发电机每平米每天才能发电100瓦样子,按照年产五万吨啤酒产量日均最大耗电量两万千瓦计算,估计要铺二十万平米的太阳能发电机设备,要是一般人还真没那个实力去做。

  不过王琛在北宋有一万六千亩土地呢!

  区区二十万平米才相当于宋制度两百九十亩而已!

  其实如果条件允许,王琛也不想选择太阳能发电机呀,只是北宋条件太“艰辛”了,北宋的通州风力时有时无,风力发电可以排除在外,水轮发电机又要大量水处理,他懒得再多花一笔钱鼓捣,至于柴油发电机,北宋有那个技术提炼柴油吗?

  万般无奈之下,王琛选择了太阳能发电机。

  既能保证供电,又节省发电成本,虽然前提投资偏大,但总的来说,这笔买卖还是值得的。

  啤酒厂要是取得成功,那就是源源不断提供资金的印钞机啊,尤其还能解放王琛的神秘空间,他可以把原本想带啤酒所占的空间,改成带其他东西。

  其实王琛还想证明一点,。

  要是现代化生产能在北宋取得巨大成功。

  那么王记一些商品,完全可以就地取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