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四章 漏洞_天作不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少比说书先生口中的故事还要精彩。

  话说回来,那炸食他也没吃多少,有大半可都是进了甄大人的肚子。三大盘啊,乔大人只吃了一只烧鸡腿,剩下的他才吃了多少?也不知道甄大人这年岁怎的有这么好的胃口,他爹可是早开始修身养性挨母亲打骂了。

  “正经官史上只提过一件事,那就是那位太师府千金年幼时进宫,因生的玉雪可爱,惹人怜爱,很受永昌帝与皇后的喜爱,甚至永昌帝还提出过要收之为义女的想法,只是这想法却被皇后拒绝了,还指着不远处正同太子殿下玩耍的女孩子念了一首《长干行》。”

  在座的几位虽然皆不是饱读诗词之人,但如《长干行》这样的诗,除了年纪尚小的裴卿卿之外,还都是知晓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乔苒背了一遍,摸了摸裴卿卿头上的小团子,道,“青梅竹马这个词就出自这几句诗。”

  所以,永昌帝皇后的意思不言而喻。而永昌帝的反应用官史的话说便是“帝大笑,此事作罢。”

  之后的官史中便没有再提及过那位红颜薄命的太师府千金和太子了。

  本是年少一句玩笑话,乔苒也未多在意,直到在关于那个太师府千金失踪的案子里,那份漏洞百出、寥寥数笔匆匆结案的大理寺卷宗中特意提及到了“皇后数次询问,月后大病一场,郁郁寡欢”。

  整份卷宗都透露着一股奇怪的违和感:漏洞百出匆匆结案自不必说,既然是匆匆结案不欲此事扩大,那整份卷宗的描述应当是极其潦草敷衍的,观其行文确实潦草敷衍,看得出写卷宗的人不欲多言。可偏偏连案子过程都描述的极其敷衍,偏仵作的验尸结果很是详尽,甚至在一般案卷中甚少提及的被害者亲人家眷的反应也古怪的在卷宗中提及了。可提及便提及吧,却连与那位太师府千金小姐关系最亲密的父母都未提及,偏偏提到了皇后这个姑母。

  处处矛盾,处处透露着诡异。再结合那几年前后的大理寺案卷卷宗,明明经验老道的大理寺官员居然会写下一份这样奇怪的卷宗委实是太叫人奇怪了。

  “太子是永昌帝皇后的独子,是一国储君,皇后有亲上加亲,偏爱自家人的想法不奇怪。”乔苒说道,“可那位太师府的千金身子骨却委实是欠佳了些。”

  不管对与不对,对于一国储君来说,子嗣显然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看陛下如何对待大殿下就看的出来。一个身体羸弱的子嗣显然不是为人君主的愿意看到的,否则,那位永昌帝也不会“帝大笑,此事作罢”了。就连儿子不止一个的永昌帝都是如此的反应,可对待唯一的儿子,永昌帝的皇后却想要为自己的独子选一个身体柔弱的太子妃,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