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二四章 九条决议_崛起1639崛起新人生潇逸蒋勤勤刘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谢好友frb9898的月票~~)

  平台上清爽了,李信现出了满意之色。

  他把人赶走,除了清除朝堂的蛀虫,另一个目地是割韭菜。

  现代人对割韭菜的理解是割中产和低层,但要说收益,还是割官员收益大啊,通常来说,官员都有舒适的豪宅和不菲的田庄,当这些人三四年后跟随崇祯去海外的时候,田宅等不动产怎么带走?

  古人有置业购地的习惯,财产中的相当一部分以不动产为主。

  李信是不会花钱赎的,后续还将出台一系列法规,严格限制这部分人的田宅买卖,最终只能落到他手上,或改造成小户型的四合院分配给官员居住,或赏赐给有功之臣。

  这也是改朝换代的必然阶段,不掠夺旧臣的财富,又哪有财产分配给从龙功臣呢?

  李自成的拷饷就是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李信是现代人,习惯于运用金融手段掠夺财富,看上去不是那酷烈,易于接受。

  今日这一百来号官员只是开始,未来三四年,他会手段尽出,把更多的官员赶去北美,协助崇祯建国。

  锐目一扫,李信道:“现在本王宣布两个决议,其一,大明官员历来俸禄偏低,这是不应该的,从下月起,各级官员的薪资上涨一倍,年底根据内帑盈余,面向全国官员军兵,依级别发放年终奖,发放标准与数额将于腊月中旬之前拟出草案,由我签字确认。

  其二,九品以上在京官员,将于一两年内逐步按品级由朝庭提供公用住房,自有住房,不占公用住房者,提供住房补贴,各省入京官员,由省府在京申请修建办事处,提供住宿!

  其三,常朝依崇祯旧例,每月逢三六九举行,地点移至皇极殿,不再于室外召开。”

  李信其实挺不理解的,明清以前,朝会在宫殿召开,从明朝开始,朝会移到了室外,任凭群臣风吹雨淋,清朝沿袭了这一制度,是以从明清开始,有了平台召对之说。

  “轰!”的一声,底下再一次沸腾了。

  京官不全部富的流油,对于清贫衙门,比如翰林院和科道言官来说,涨工资比什么都实惠。

  众所周知,明朝官员俸禄之低,是历朝历代之最,导致官员不得不贪,清廉如海端,买肉居然成了新闻,李信把工资涨一倍,又用内帑给官员发年终奖,绝大部队的官员,都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了。

  国企的收入分两部分,税收归国库,利润归内帑,这几年来,国企在淮扬和南京越办越多,规模越办越大,占经济比重也在逐步提高,是时候让整个官僚阶层分享国企的收益了,免得老有人说国企与民争利。

  虽然分了钱不见得能杜绝反对声音,正如高薪未必养廉,但是不分钱,反对的声浪会更大。

  而工资再怎么涨,也比不上解决住房。

  南京秦淮河畔的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