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节 决死挽救 2_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海国军就会全面地成为日军的瓮中之鳖,无路可退、必死无疑。

  南京统帅部无法承受这个险恶至极的战事前景,可以说,“下路”已必丢无疑,因为“下路”根本无法保护,沪东国军还在忙着歼灭第101师团的最后一战,勉强可以防御新参战的第师团,绝对无力阻止这两个师团攻占嘉兴,既然“下路”必丢无疑,确保“上路”畅通就是十万火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完成的事情了。

  为了鼓舞士气,蒋介石去下关码头给滇军官兵壮行后,又赶到龙潭镇给川军官兵壮行。出击部队由122师为主力,师都抽调了一个加强团以及大批武器弹药给122师,使得122师此时拥有超过9000兵力。全师装备精良、弹药充足,并且士气非常旺盛。因为122师原本属于第二战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素来“抠门吝啬”,对待自家晋绥军“大手大脚、大鱼大肉”,但对待进入山西参加抗日的川军则是“冷脸白眼、一毛不发”。阎锡山一方面需要川军帮助晋绥军守山西,一方面又不愿意在川军身上花钱,山西境内的川军请求更换装备、更换军装,阎锡山回道“既然是委员长安排你们来的,你们就应该去跟委员长要”,川军把请求电报发到南京,蒋介石回道“你们既然属于第二战区,应该跟战区司令阎长官要”,双方踢皮球,谁也不管川军,导致山西境内的川军“几乎从未得一枪一炮一弹一元钱的补充”。不过,当华北日军对山西展开试探性攻击时,阎锡山却毫不犹豫地把叫花子般的川军顶上去,第一线是川军,第二线是八路军,第三线才是晋绥军。几场激战下来,川军伤亡很大,弹药耗尽,并且因为长期没有发军饷而导致军心动摇、士气低迷,阎锡山对川军仍然是一毛不拔,说白了,阎锡山对帮他守卫山西的川军“就管口饭吃”,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了,并且伙食待遇很差,晋绥军吃罐头,川军则是米饭加咸菜。部分川军官兵一怒之下,抢了晋绥军的几座军械库,阎锡山勃然大怒,向蒋介石告状“川军抗战不力、扰民有余”“根本就是一群土匪”,使得川军官兵们痛哭流涕,他们觉得自己满怀抗战报国热血热情,离开四川家乡,奔赴山西前线,结果却遭到如此不公待遇,不过,事情很快就峰回路转,122师被阎锡山送去南京“敷衍蒋介石”,因为蒋纬国在其中的作用,122师官兵们顿顿好吃好喝、有酒有肉,武器装备更是清一色换成德械枪炮,使得122师官兵们欢呼雀跃,因为有阎锡山的衬托,所以122师官兵们对蒋介石感激涕零(其实是蒋纬国的功劳),无不宣誓要死战到底,“报效国家”“报答委员长”,全师迫不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