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节 倒计时 3_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奋。宛平城虽是弹丸之地,但堪称铜墙铁壁,起码在开战初。

  巡视完宛平城,蒋纬国按捺不住心头的万丈豪情,信步走向卢沟桥,站在桥上,凝视着脚下的滔滔永定河、不远处的古老北平城、桥身两侧护栏望柱上形态各异、鬼斧神工的石狮,他愈发地觉得眼前如梦如幻:“卢沟桥…我正站在卢沟桥上啊!这里就是八年抗战的起点…”

  杜聿明等人都是战术好手,宛平城这座古老的城堡已经在他们的策划下被修建成了一座立体化的、现代化的军事要塞,首先,宛平城里面,官兵营房整整齐齐、井井有条,十多处防空洞、大型地下室都已经完工,防空洞里平时住着部分官兵,战时可迅速转变成野战医院,部队的粮食、医药、弹药、饮水都小心而妥善地储存在地下室内,储量很巨大;一排排坦克、一门门重炮停放在内墙边下,蒙着厚帆布进行伪装,重炮都挂在牵引车上,随时可参战发炮;同时,宛平城里还有十二处高射炮阵地(清一色德制88毫米高射炮)和二十多处高射机枪阵地(清一色德制毫米高射机枪);城墙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隔二十米设立一处机枪火力点,每隔三十米设立一处迫击炮阵地,同时所有的制高点上都设立狙击手的埋伏点;其次,宛平城外面,一条首尾相连的大型堑壕环绕着宛平城,跟宛平城本身形成了一个“回”字形,这条堑壕被挖得深达两米半(如果爆发战斗,官兵们站在梯子或凳子上射击),呈现锯齿状(这样的堑壕会在侧方保护里面的军人,并能减缓炮弹落下来爆炸后的弹片杀伤力),并延展向地下,官兵们既可以在里面战斗,也可以在里面居住,这条堑壕通过多条纵向交通壕延伸展向顺治门和永昌门,还设计了多条排水道,可以把堑壕里的雨水排入附近的永定河;堑壕里火力更密集,每隔十五米设就立一处机枪火力点,每隔二十米就设立一处迫击炮阵地,另有战防炮部队机动待命,防止敌军坦克冲击;堑壕的后续地带以多条战壕为策应活动空间,并且,堑壕和宛平城之间已经预定好多处重炮阵地,另有多条用石子铺设的坦克通行专用道。

  这道堑壕跟官兵们的武器一样也是德式的,因为上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就是以堑壕战为主要交战方式,在各国军队修建的堑壕里,德军的堑壕设计最专业、功能最完善。堑壕的胸墙和背墙都插上木桩、抹上水泥进行固定,防止下雨会导致堑壕两壁泥土稀烂继而坍塌掉,堑壕里还准备了很多蛇形铁丝网、地雷,一旦真的开战,这些铁丝网和地雷就会被派上实用,强化这道堑壕的防御性;堑壕内侧还有很多“藏兵洞”,用于防空、防敌军炮击和储备物资。

  卢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