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3章 大汉威武_舌尖上的神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乌兰巴托刚刚降温,飘了点零星小雪,但甘丹寺的人依然熙熙攘攘,甚至还有来拍婚纱照的新人。

  佛殿前的僧侣,专注安静,佛塔前磕头的信徒,眼神饱满动作坚定,但最美的时刻只是在佛寺一隅闲坐,看夕阳在云里来去悠游;路上几个喇嘛谈笑经过;檐角落下两只鸽子,自顾嬉戏不止;游客信众归去,香火自散,有几些人流连张望。

  翟山后面还有一个大敖包。敖包并非蒙古包,而是和藏区玛尼堆有点类似,都是祭祀祈福的标志物。

  关于敖包,还有一段古老的民族传说:草原上万物有灵。石头也不例外。石头喜欢爬到高的地方,山顶,就是这片大地上最高的地方了。石头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去,要花3000年。人们为了帮助石头实现这个愿望,就把脚下的石头捡起来堆到山顶,叫它敖包。

  石头节省3000年的沧桑变化,心生欢喜。作为感谢,人们顺时针绕敖包一圈,往上堆一块小石头,可以交换一个想要实现的愿望。

  从翟山下来,向北走几步就是乌兰巴托富人区的分界线——图拉河。

  图拉河以南的博格达汗山,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因山势险峻,风景优美,现在成了乌兰巴托富人的集聚地。

  感叹这里的贫富差距同样巨大,棚户区的贫民月收入不过千元人民币,而富人区的私立学校仅一学期的学费就高达4万美金。

  成吉思汗广场原名苏赫巴托广场,它的布局和许多共产主义国家相类似,四周坐落着一些很重要的建筑,也有点像天安门广场。北边的建筑为政府大厦,是国家议会和总统、总理的办公地。门口有成吉思汗、窝阔台、忽必烈的大型坐像。

  广场的东边,是国家古典艺术剧院和文化宫,西边则是乌兰巴托市政府和中央邮局。南边是一条贯通乌兰巴托东西的主干道和平大道。

  有个有趣的现象,国内的新人拍婚纱照,通常会选择自然风光很美的地方,而在乌兰巴托,寺庙、佛像、大广场这种“地标”,才是婚纱照的热门选择。

  在乌兰巴托以东50多公里的草原上,矗立着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骑马造型的雕像,雕像刻画的是蒙古民族最负盛名的英雄人物、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成吉思汗。

  跨在战马上,握拳叉腰,神情坚毅,凝视着东南方。当然,在他的右手里,紧紧握住那条金马鞭。有趣的是,这并不是关于金马鞭传说的全部,据说后来它呼应般的掉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而那里就是成吉思汗的最后归处。

  走到面前,成吉思汗脸朝东方,落日余晖从背面逆光射来,在英雄的身上投下阴影,钢制的冷色,本就带着寒意的空气,眼前情景萧索,似乎象征着即使是横跨欧亚、辉煌百余年的蒙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