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0章 各有所图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要敌人,并团结上共和军实力派集团,共同遏制北洋势力的膨胀。

  但是这种联合的前提是南北不打仗,如果因为国会选举的事情而导致一场大规模内战的话,是违背宋教仁和他的追随者们一直追求的那行。宪政精神的,如果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政治上的分歧的话,那么要国会何用?要联合阵线何用?宪政,讲究的就是一个协商、妥协,通过议会上的口角之争来避免战场上的你死我活。

  何况,无论这场战争是北方获胜还是南方获胜,都将威胁到宪政目标,北方胜利,则北洋势力将变得不可遏制,那就根本没有宋教仁这帮宪政派的立足之地了,如果南方胜利。那么,赵北赵总司令的威望将达到一个更高点,而他手里的军事力量也将更为强大,那么谁能制约他呢?在军事上获得胜利之后,赵北还会将国会放在眼里么?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成为另一个袁世凯?毕竟,人都是有野心的,这个野心来自于对利益的追求,而对利益的追求正是人类的天性之一。

  赵北固然是革命党人出身,而且也是已故领袖陶成章推举的政治联盟党魁候选人,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一个基本事实:赵北是个人,一个有着雄厚军事力量的军事强人,他不是圣人,他也有缺点。

  所以,在宋教仁等宪政派议员看来,如果能够避免南北大打出手的话。或许可以在国会的事情上对袁世凯做些让步,无论如何先维持住这种南北之间的平衡局面,不使任何一方通过战争的胜利坐大,只有这样。才能使国会真正的发挥作用。哪怕只是很小的作用。

  无奈,宋教仁无奈,他的同志们也无奈,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军事强人的时代,对于手无寸铁的宪政派来讲,他们只能在不同的实力派之间玩平衡游戏,在夹缝中将宪政理念深入国民的思想之中,期待着若干年后国民意识的觉醒。

  所以,宋教仁到了北京,见到了袁世凯,想以自己的努力挽回局面。避免南北内战,也避免国会成为战争胜利者手里的橡皮图章。

  或许是见宋教仁没有橱舌,袁世凯淡淡一笑,请宋教仁陪着他上了辆总统府的四轮马车,向南海居仁堂行去。

  居仁堂是袁世凯接见外国使节、主持国务会议的地方,在这里与宋教仁会谈,他的用意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尊重宋教仁现在的地位,并不因为南北军队的调动和对峙而轻视了这位同盟会元老。

  到了居仁堂,袁世凯与宋教仁并列坐了上前,两人的手下随员分列左右落座,双方先是客套了一番,很快就转入正题,就南北局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此次大总统派遣北洋军大举南下。据说是为了演习,不过依宋某之见,此次北洋军南下,似乎还另有深意吧?”

  宋教仁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