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大厦将倾 上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玩不起的,即使是洋人也很少使用这种通讯手段,因为洋人的报纸很发达,登个广告也比发通电方便得多。

  溥伟手里这份通电不是洋人拍发的,而是由中国人拍发的,拍发地点是九江城,拍发人名叫“赵北”,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乱党,通电的内容不太复杂,但里头的信息却叫人心里直发毛,因为那是一份起义通电,就在昨天晚上,九江城已经不在大清国的统治之下了,而且,通电里更叫人目瞪口呆的是,那帮乱党竟然推举朝廷一品大员袁世凯做他们的首脑,取代大清统治中国,做“共和中华大统领”。

  什么叫做“多事之秋”?这就是!前些时候安庆新军哗变,攻占省垣,朝廷手忙脚乱的调兵调舰,尚未将这股革命的小火苗扑灭,不想九江乱党又扯旗造反,而且从种种迹象来判断,那攻占九江城的叛军就是在太湖举行秋操的新军部队!乍闻此变,不要说朝廷,便是洋人也是大吃一惊。

  过去是人心思安,现在是人心思乱啊。如今的大清国,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只要不是个白痴,就知道这大清国要完,可谁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完蛋了。

  按说今日不该溥伟轮值,他用不着在这么冷的天出门的,但就在刚才,一个内务府的司员和太监匆匆奔来传太后口谕,宣恭亲王入觐,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九江陷落于革命党之手,叛军的通电已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朝廷慌了神,只好叫起,召集亲贵重臣议政。溥伟不敢怠慢,急忙乘了轿子,连仪仗都没顾得上带,便匆匆赶往外务部,抄了份通电稿,又马不停蹄的赶去紫禁城觐见。

  轿子在大清门外停住,一顶二人肩舆已在门前等候,领头的一个四品太监看见轿子过来,急忙领着小太监抬着肩舆靠上前去。

  “奴才给恭王请安!”太监们跪下叩首。

  “免了!这就进宫去吧。”小恭王也没废话,直接上了肩舆,由那群太监抬着,从大清门进去,穿过几道重重宫门,径直向大内行去。

  与皇宫之外一样,皇宫大内之中也是一片素白,满地积雪,宫殿上挂满白绫,两宫大行,尚未奉梓大安,两具棺椁停灵宫中,那些宫殿愈发显得阴森可怖起来,太监宫女一身重孝,行走时头垂得更低了,这皇宫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肩舆在养心殿前停下,那领路的太监尖着嗓子在外喊道:“恭亲王奉旨觐见!”

  小恭王跪在殿前的台阶上,清了清嗓子,跟着喊道:“奴才溥伟,恭请圣安!”

  “都是自家人,甭罗嗦了,进来吧。”养心殿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溥伟站起身,一名守在门边的太监掀开布帘,喊道:“太后懿旨,宣恭亲王入见!”

  养心殿东暖阁里已跪满人,均是身穿朝服头戴顶戴的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