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3章 失败的人_特战兵王(闪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燃文

  首都机场,国际出发航站楼。

  看了眼手表,刘达明放下摊开的报纸,朝四周扫了一眼。

  离开始登机还有十五分钟,那个人却没来。刘达明有点焦急,不知道该等下去,还是去安检口。

  他不是恐怖份子,他做这些只是为了一张去美国的签证与一百五十万美元。

  从某种意义上讲,刘达明是个很失败的人。

  上个世纪九零年代末,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电子工程系,成为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虽然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但是他依然清楚记得,在学校与教委举办的庆祝典礼上,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亲手把五千元奖学金送到他手上,勉励他继续发奋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年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与五年博士研究生,一路走来,刘达明都是尖子生,年年获得奖学金。可是在他拿着双料博士文凭走入社会的时候,得到的只是一份助教工作。每月不到五千元的微薄收入,让他只能住学校的单身教师集体宿舍,到食堂吃大锅饭,代步工具则是一辆破败的自行车。他的很多同学,没有读研究生、没有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创建公司当了老板,有的成了政府官员,有的是跨国企业的高管,有的靠炒股发了财,有的则拿到绿卡成了美国人。

  他呢?一个有文化的穷光蛋而已。

  没房没车没存款,连女朋友都没有。

  系里的老师给他介绍过几个对象,说出去很光鲜,知名大学的老师,在过几年就能评为副教授。可是只要谈到收入与住房的问题,女方看他的眼光就会悄然改变,而每次相亲都是单幕舞台剧。

  他努力过,也奋斗过。

  任教的第二年,他就加入一个科研团队,参与一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他有能力,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可是他不太会做人,咬着几个技术问题不放,差点导致该项目没能通过国家验收。

  此后,他与这类能赚钱的项目再也无缘。

  成为副教授之后,他带过研究生,却因为要求太过严厉,让跟着他的研究生连毕业都变得困难。他还下过海,跟同学合伙搞了个创新企业,亏掉了所有积蓄。他想过出国,却始终没有获得当访问学者的机会。至于技术移民,在他想到的时候已经不大吃香,而投资移民更是不敢想像,他没那个资本。

  直到三十五岁,也就是去年,他才猛然醒悟。

  当他顶着大雪,回到偏远的小县城时,母亲已经合上了眼。舅舅告诉他,母亲其实早就查出患了癌症,而且到了晚期,只是一直没告诉他,害怕影响他的工作。他知道,母亲不是害怕影响他的工作,而是怕他花钱。做手术至少得需要二十万,还只能多活几年。别说二十万,他连两万存款都没有。

  如果赚了大钱,就能定期让母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