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到处都是坑_金融霸主之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标准。

  1985年9月,“广场协议”让日元和欧元价格在国际市场走强。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汇率从240∶1升至1987年12月的120∶1左右。

  到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在银行的推波助澜下,产生了巨大的泡沫。“广场协议”导致了日元过高估值和随后的回落。

  过高的日元导致日本在美国股票市场大量投资,部分推动了1987年美国市场的股灾。

  1989年日本房地产市值估计约为24万亿美元,是美国地价市值的四倍,而日本GDP仅是美国的60%。

  泡沫之后,日本不得不改变国家整体战略投资方向,在零利率主导下,大量的日元开始从日本本土流入新兴的东南亚市场国家。

  不过这在之后出现了两件事。

  1995年1月17神户大地震和3月20日到4月19日期间,日元对美元汇率在达到80∶1的峰值后开始贬值。

  地震重建计划刺激了日本本土的基建投资规模扩大,日元贬值下又刺激了出口,导致日本经济在1996年有了微小的复苏。

  在日元走低下,日本银行开始利用日元走低的态势来回收其海外贷款。

  这特么就要命了。

  泰国的外债有百分之五十五是日元。

  在日本海外贷款收缩下,还回去的钱就很难再借到。

  就像是一家公司。

  当银行突然卡死贷款的时候,能活活把一家公司给卡死。

  泰国就像是这家公司,在日本银行的信贷规模收缩下,立刻就吃到了苦头。

  更要命的是。

  之前全球各大央行认为美国会继续保持加息。

  因为美国的利率政策往往是周期性的。

  可谁都没想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服了其他同事,开始结束美元加息政策进行了利率下调。

  这意味着,美国的加息周期结束,可能会进入降息周期。

  降息,钱存到银行的收益就会降低,甚至可能会降低到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在此背景下,那些躺在银行睡大觉的资金就会被迫从银行流出。

  资本永远是追求利润的。

  当大规模资本从银行流出后,势必会推动美国的经济走强。

  这一点,美国股市已经良好的反应了出来。

  在美国百年的经济规律中,股市这个晴雨表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美联储利率决议后,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就开始进入上涨趋势,美国一直冷清的地产业也开始复苏。

  有收益就有投资。

  在可以见到的回报下,全球资本都开始流入美国,进一步推动了美元价格上涨。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在泰国的资本也可开始讲泰铢资产兑换成美元流出。

  如果只是这一点的话,泰铢承担的压力还没那么大。

  更坑的是,日元在这个关口突然宣布了加息。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