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八章 赵江川的过去_金融霸主之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场有预谋的造势运动。

  而那个安排这一切的人,正站在复旦大学的门口。

  …..

  九月一号。

  也是复旦大学新一届学生入学的日子。

  据钱益民先生《复旦,校名有典》一文载,复旦大学的前身,是马相伯于1902年创办的震旦学院。

  震旦开学一年多之后,因法国教会势力干预学校教务,篡夺校政,以于右任为首的绝大部分同学愤然退学。

  1905年,他们重新拥戴马相伯创立了复旦公学,校名“复旦”便是于右任所取,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的意义。

  “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中的一篇《虞夏传》。《尚书大传》的作者是公元前二世纪的大学者伏生,秦汉之际,六经中的《尚书》正是通过他的口头传授得以传承。

  赵江川站在校园正大门,静静的看着校门上那四个繁体大字。

  双眼少见的露出了孺慕之情和复杂感慨。

  哪怕是生而知之的人,在学而无涯的人生中,如果不思进取,也不可能无限拔高。

  何况是赵江川这么一个普通人。

  没有人生下来就懂得资本是什么,也没有人生来就知道钱是怎么赚的。

  在永远没有定数的投机市场,经验、技术、智慧、眼光、勇气、毅力等等,缺一不可。

  赵江川费心费力想进复旦,并不是他需要什么名校的毕业证。

  对于如今的他而言,再有名的履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赵江川到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人,一个教会他该怎么活下去的人。

  该怎么在金融市场活下去的人。

  华卫国。

  一个很有时代感的名字。

  华卫国本不姓华,他原来的姓氏他自己也不知道,因为华卫国是一个孤儿。

  华卫国出生在华国那一段没人会忘记的灾难岁月中。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相继死于战乱。

  六十年代中期,由于十年浩劫的爆发,祖上被查出不光彩的华卫国被迫远走美国。

  在美期间,华卫国考入了哈佛大学商学院。

  毕业之后机缘巧合下进入了摩根旗下的投资部门工作。

  九十年代初期,在华国资本市场建立的声音传到美国后,华卫国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由于其在美国投行多年的工作经验,华卫国曾被聘于华夏商业联合的信托公司担任要职。

  半年后,华卫国辞去了信托公司的职位,接受了复旦大学经济系的邀请,进入大学教书育人。

  在那只有赵江川才知道的过去中,他曾经就是华卫国的学生之一。

  那个时候的赵江川还没有不是个东西,在大学的四年里,他对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还算尊重。

  哪怕是毕业了之后,也还是跟自己的老师保持着联系。

  两千零一年,双千年的第一个年头。

  华远的巨雷突然爆炸,赵江川的父亲赵东来受到牵连锒铛入狱。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