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明怼,硬怼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团确可如热上校之言,在“一个小时、最多一个半小时”之内,组织起第三次的进攻吗?

  嗯,当然可以啦。

  哦?

  不过,“可以”归“可以”,但是,莫雷尔也好,厄德也好,都心知肚明:

  第三次进攻,必然会遭到失败,而且,会比前两次进攻,败的更加难看、更加难堪。

  第一师一共四个基干步兵团,不比对第三十五团、第四十七团、第五十九团的知根知底,之前,莫雷尔其实并不了解第五十一团的底细——第五十一团之所以能够加入远东第一军第一师的序列,是因为莫雷尔收了厄德的好处——就像莫雷尔之所以能够出任第一师师长,也是因为走了“上头”的路子的缘故。

  莫雷尔也好,厄德也好,都将对中国和越南的战争看成升官发财的捷径——中国人也好、越南人也好,都是我法兰西帝国的手下败将,这一仗,不但赢定了,而且,花不了多少气力!

  后来,莫雷尔进一步了解到,厄德之所以要削尖了脑袋往中国—越南远征军里钻,除了升官发财之外,还另有重大缘故:

  第五十一团已经上了陆军部的黑名单:半年之内,或者整编,或者裁撤;而不论整编还是裁撤,厄德的这个团长,都铁定是当不成的了:或者降级,或者退役。

  厄德加入中国—越南远征军,其实是为了“自救”——这一仗打好了,能不能升官发财,先不去说它,至少,第五十一团不会整编或裁撤了——就算整编或裁撤,我这个“有功之臣”,也不会降级或退役吧!

  知道了这个“底细”后,莫雷尔虽然有点儿后悔,不过,也不是太在意,他甚至没有去详细了解第五十一团为什么会上陆军部的黑名单——不管第五十一团有啥毛病,拿去打中国人和越南人,总是够用的吧?

  更重要的是,彼时,既来不及“退货”,也舍不得“退货”——厄德送了他大一万金法郎的礼物呢!

  现在看来,这个第五十一团,拿来打中国人,这个……还是不大够用的样子啊!

  至此,厄团长和他的团为什么会上陆军部的黑名单,也大致可以猜出来了。

  可是,后悔已经晚了。

  热雷米的“生力军”一说,听起来也非常讽刺——别人不晓得,莫雷尔和厄德却都明白:事实上,第五十一团算不得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生力军”。

  北宁战役,第五十一团确实没打过什么大仗,但是,这不等于他们没有打过仗。

  北宁战役的重心,在水路的扶朗,不过,打响整个战役第一枪的,却是陆路的桂阳——而桂阳,正是第五十一团的主攻方向。

  首先动手的,不是法国人,是中国人。

  入夜之后,第五十九团刚刚安排好宿营,饭正吃到一半儿,便遭到了袭击。

  袭击来自北方,法军还击,略一接触,中国人便撤了。

  松一口气,回来继续吃那份吃到一半儿的饭,袭击又来了——这一回是打东边儿来的。

  就这样,或长或短——大约平均每隔半个小时左右,就会来一次袭击。

  一个晚上下来,这样的袭击,拢共来了二十多次。

  袭击的规模都不大,但是,来自各个方向——甚至还有来自南边儿的,即从第五十一团的背后过来的。

  黑夜之中,法军既无法出营追击,又不能不认真应付——最险的一次,中国人不但摸进了营地,甚至,距团部的帐篷,只有二十几米了!

  因此,整个五十一团,从上到下,不但都没吃好饭,且都没有睡着觉——那个晚上,真正叫做“枕戈达旦”了。

  天亮之后,袭击终于停止了。

  经过检点,损失并不大,可是,人人精疲力竭。

  更糟糕的是,许多五十九团的士兵,都留下了“中国人神出鬼没”的心理阴影。

  这也是为什么厄德一收到扶朗最后一次进攻失败的消息,便做出了撤退的决定,甚至,连还在桂阳和慈山之间晃荡、充作“疑兵”兼“奇兵”的那个营都不等了的重要原因——他自己也有心理阴影了。

  一想到中国人已经摸到了距自己的帐篷二十来米的地方,厄德就头皮发麻,背脊生寒。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