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4章 【下不去手】_大世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疗效不一。就算是用同样的方子,药物泡制方法都一样,但如果草药的生长年份不同,疗效也大不一样。

  说白了,余云岫追求的是医学和医药领域的标准化,西医能够达到这个要求,是因为西医大部分都是化学药剂,在工厂就能轻易做到。而中医和中药是绝对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之所以让他锲而不舍,是因为王学谦的社会地位,以及他拥有的庞大资源,能够为余云岫达到这个理想提供足够的舞台。

  如果在浙江,西医标准化的实现,就能够让整个医疗体系透明,医生的用药处方也将变得更加容易,这是一大进步。从而在民国建立一个标杆,甚至辐射周边区域,将医疗的标准化的理念灌输给国民,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度。

  当然,如果获得了王学谦的赏识,愿意推他一把,余云岫相信,他的名气也会更上一个台阶,影响力也会更大。

  名医,其实也是有捷径的。

  靠着长年累月的治病救人,才能积累的名望,太过于辛苦,成名的机会也过于偶然,大部分医术很好的医生的名气,也只能局限在不大的范围内。

  著书立说,是一个需要大智慧的本事。很多人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尤其像《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一旦成书,确实能够给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名望。但能够写这样庞大的洪荒巨著,必然需要庞大的知识积累,非凡的才智,不然绝无成书的希望。可以说,著书立说是医生最难达到的一条道路,因为浅了,让同行不重视;写的深了,花上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够有成书的一天。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救人于危难,挽救一场瘟疫,自然也能让人成就偌大的名声,但可遇不可求,而且难度不下于著书立说。其次就是通过社会名流的传播,如果能在上流社会有很高的知名度,那么财富地位,都将随之而来。

  虽说对于医生来说,获得社会名流的认可,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总不能天天盼着那些养尊处优的社会名流生了怪病,然后求到自己的身上。何况,那些名医们也不是摆设,哪个手底下不是有着真才实学的?

  但医生也是一份体面的营生,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的,可再看余云岫脸都肿了,还厚着脸皮,留在王公馆,显然自己的心里不太好受。可是他又觉得不能走,不仅不能走,还要留下来。因为名医丁甘仁推辞了王家的谢礼,反而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余云岫不得不警惕。

  要求很简单,丁甘仁希望王学谦出面,通过他的社会影响力,来帮助他好中医同仁们创办的中医专门学校给予一些帮助。因为在法租界,公共租界,中医还不太被当局认同,尤其是洋人,更是表现出极大的抵触心理。

  造成了中医在租界内行医过于坎坷,这让王学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