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5章 【舍得】_大世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吸引不少学子报考的原因就是,毕业之后能够在收入不错的银行找到职位。

  一开始,王学谦也不想这么干,因为发展太慢。

  学生从学习记账。到最后能够胜任银行工作,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本来想着只要资本充裕,那不是分行遍地开花。生意做遍天下?

  可事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就像是被搁置的‘汉冶萍’收购计划一样,王学谦一开始也想着把这家钢铁联合企业接手过来,然后就能大干一场,钢铁洪流的目标就能实现了。

  而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张之洞当初找英国人来设计‘汉冶萍’的时候,是准备这家工厂建成钢铁巨无霸的,一百万吨的钢铁年产量,也说得过去。可问题是,谁家百万吨的钢铁公司,附属的煤矿一年只能供应三十万吨的?

  按照生产一吨钢,需要一吨二煤炭来计算,汉冶萍的产量也只能在二十五万吨左右晃荡,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工人。

  没有熟练的工人,只能自己培训,招工也不容易,民国可没有什么技校、中专什么的。技术人员,要么身份高的吓,甩出的‘派斯’要么是伯明翰大学的学位,或者是芝加哥大学的硕士。

  这样的人,放在车间里屈才了,放在研究所,根本就用不了多少。

  还有一种就是连数都数不明白的农民,倒是有把子了力气,可一说到技术,开口就是一句外语:“你说了个啥?”

  说了也等于白说。

  其实‘汉冶萍’就算放在王学谦的手里,也只能关着生锈,除了煤矿运作不要费心之外,钢铁厂也只能部分开工。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工人。想要开工,还得培训。不仅如此,基础的技术员也匮乏,高端的倒是不少,可就算是王学谦在‘黑心商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不好意思给留洋归来的海龟,每个月发几十块钱养家吧?

  他真要这么干的话,立马就能成为文化界的公敌,旅欧留美学生中的败类。

  心急之下,王学谦的步子也不由的夸的大了一点,眼前就有一位当着他的面来诉苦的。

  上海商业学校,从筹备起就不缺钱,但是让作为校长的马寅初提心吊胆的是,作为学校的校董,王学谦一天一个想法,让他有种猝不及防的担忧。

  本来第一期开学,准备招收的学生只有50人,但王学谦当成就反对,少于200人,学校不要办了。无奈之下,马寅初只能去杭州,宁波等地招生,等到银行年会之后,王学谦又改主意了,要招600的学生。本来200的学生,就已经让马寅初心里负担极重了,一下子多招收400人,校舍倒是不缺,可老师呢?

  “要不你去南京一趟?”

  王学谦给马寅初支招道:“反正东南大学今年招生就一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