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64章 【天生蛊惑家】_大世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挺能的。可在王学谦的面前,竟然在搜肠刮肚之后,沮丧的发现,他连附和王学谦的高谈阔论的词都没有。

  什么科学啊!民主啊!新文化运动!

  他一开口,就能滔滔不绝,上一两个钟头,都不带停歇的。

  可是道政治,他却好像是卡壳了的机枪。哑了。

  汽车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和凝重。连陆曼和林徽因都能感觉到从王学谦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愤怒和无助。仿佛是身上隐藏了巨大宝藏的秘密,让人忍不住有一探究竟的想法。到底哪一个展现出来的王学谦,才是真实的王学谦?

  或者都不是,只不过这个家伙隐藏的太深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够探听到他的内心世界里去。

  胡适倒是能够松一口气了,王学谦的情绪表明,他并没有在官场中沦落成为一个可怜巴巴,只知道奉承上司。压榨手下的官僚集团中的一员。他还是他,拥有民族主义正义感的有为青年。事实上,王学谦的心态更贴近于年轻学子的心态,这一点连胡适都有些纳闷。到底他在大学里混迹,还是王学谦在大学里混迹?

  其实,除了少数留洋的学子,带着一种轻松的心态。用眼睛去观察西方的社会和制度之外。大部分的年轻人出国的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国家和名族的出路。

  带着这样的信念,有的人认为实业救国。而专心研究机械,化学等具体学科,以期待回国之后,能够让国家拜托洋行的盘剥和西方列强的工业品倾销。

  有些人认为教育才是救国的之重要手段……只有少数人发现,国家的积弱,并非这样那样的问题,国人从来不缺乏学习的能力,只是在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下,醒不来……唤醒民众,或许是一条不太好走的道路,但是有人愿意尝试一下。

  民国早期,其实是一个理念冲突,年轻人迷茫的时代。

  这也是新文化运动一被人提出,就受到无数年轻人追捧的原因。

  汽车缓缓的停下,在青年学生夹道欢迎中,胡适陪着王学谦缓缓的走入会场。

  年轻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甚至是雀跃的表情,让胡适的脚步都轻了几分。燕京的学生太不容易了,靠着父母的供养,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还要为国家大事操心,一个个都连自己都养不活,却操着国会议员的心。

  从反帝游行。

  到反对巴黎和会上出卖主权……

  似乎激进是这个时代年轻学子们该有的朝气和动力,一旦死气沉沉的,就会让当局紧张,怀疑,甚至猜度,这帮不安分的家伙是不是又在预谋更大的运动和游行?

  在简短的介绍之后,王学谦走上了会场的演讲台,只有一个扩音器,没有台子。

  王学谦站的笔直,仿佛像是在检阅士兵的将军一样,眼神俯瞰着整个会场……

  终于,他开口了:

  “今我站在这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