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8章 【炮击】_大世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建设。

  这是无奈之举,也是资源最优化的选择。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是海岛国家,海军的存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削减陆军的数量。但是民国和苏俄都是大陆国家,陆军的数量根本少不了。

  民国和苏俄很像,拥有辽阔的幅员,需要大量的陆军。相比投入更加更加庞大的海军来说,完成陆军的常备数量和预备役制度,就能够让民国拥有自保的实力。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民国会在初期坚决抵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足够的军队进行反击?

  就是因为兵源的问题,参军的都是农民、手工业者、少量的工人和学生。军事训练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对战术一窍不通,只有一腔热血支撑着抵挡的信念,铸就了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让这场战争变得异常的悲壮。而这种悲壮其实可以在民国初年就可以被避免。

  陆军建设才是王学谦的重中之重,而空军发展是保证陆上战争优势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海军……只能是在放弃的行列。

  陈绍宽登上台阶,心里苦闷不已,他知道王学谦对战略部署的计划之中没有海军。或者说是海军占很少的一些份额。确切的说,王学谦要发展的就两样东西,潜艇和鱼雷攻击艇。

  前者在秘密试验阶段,什么时候技术成熟很难说。后者是仿造阶段,已经能够成功制造鱼雷,但是鱼雷艇……战斗半径不超过500海里,速度很快,但因为吃水浅,吨位小,在陈绍宽的眼里算不得是军舰,只是加装了对付军舰武器的民用高速自杀式武器。按照这套模式发展下去,就算是王学谦掌控了民国的军政大权,海军发展十年总吨位恐怕也不会突破十万吨。王学谦甚至连一艘新的巡洋舰,哪怕是装装样子的巡洋舰都不想建造。

  这和他的大海军复兴计划,几乎是南辕北辙。

  他曾经在王学谦控制福州,掌控马尾船务局之后,就提交过一份造舰计划。

  让他憋屈的是,那场和王学谦的交谈让他很气愤,气愤的原因不是别的,大老板学识太丰富,让他竟然连反驳的空间都没有。那份海军计划是建造一艘新的巡洋舰。造价估算大概在400万银元左右,差不多是150万美元。当时的王学谦就问了一个问题:“在美国这笔钱可以建造三艘5000吨级的巡洋舰,这不是给别人当冤大头吗?”

  以至于陈绍宽接下来的话都不敢说出口,因为他理想的造舰厂不再民国,而是在日本。

  至于马尾,真的没有这份实力去建造一艘现代化的巡洋舰。尤其是陈绍宽并不信任国产的钢板,动力系统也要进口,火炮也要进口,等于到最后马尾成了组装工厂,而且装出来玩意最后可能还是一个残次品。

  其次,王学谦问了他一个让他十分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