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3章建设晋国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高顺的系统地图上看,五百公里范围内,根据显示的红点数量估计,当地的蛮夷数量不足十万人,且都是以部落形式分散居住;从消灭的邑卢没国来看,全国臣民不足一万人,实力太弱小了。

  高顺所担心的是云贵这块,若是汉人在那边控制不严,出现新的国家的话,缅甸是当其冲的受害者,他们打不过中原,却可以南侵缅甸地区。

  至于山区里的那些众多的蛮族,高顺却不太重视,等建立国家后,宣布非汉人皆为奴隶,他们这么分散,人口数量又少,在被逐渐抓捕为奴的情况下,他们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弱,根本不会对晋国构成威胁。

  于是,高顺最终下定决心,采纳马贵的建议,任命二皇子高弘熙为晋王,在此建立晋国;现在的晋城改名为南都城。

  对于晋国都城的位置,高顺费了一番脑筋,最终选择在后世的曼德勒所在地,这样的话既能避开来自海洋上的威胁,也能阻挡来自北部山区内蛮夷的攻击,同时便于防御来自西部和东部的蛮夷势力;更重要的是中部和北部地区降雨少一些,不像沿海地区那么潮湿,气候更适合人类居住,且那里还是矿产区,几乎所有的矿产皆集中在北部山区,定都曼德勒地区能便于就近开;而当时的南部地区河道、沼泽遍布,瘴气从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要建设成优良的产粮区,还需要众多奴隶的不懈努力。

  于是,高顺令众人在晋城等候,他与李强、马贵等人率兵北上。

  先是在后世兴实达的地方建设了一座小城,与阳光城相似,边长为两里,在这里,高顺留下了两千高级步兵和一千高级骑兵。

  在后世卑谬所在地建设了一座大城,命名为中都城,边长为六里,与南都城的规模一样,在这里留下了五千高级步兵和两千高级骑兵,以及两千各类工匠。

  由于这里是他孙子的王国,所以,高顺舍得花力气建设,更舍得留下重兵。

  高顺继续北上,又在后世东圭和蒲甘建设了两座小城,边长为两里,各留下三千官兵。

  待到达曼德勒地区,高顺在这里建设最大的城池,边长为七里,高近五丈,又大又坚固,命名为晋城。

  在这里高顺留下了一万高级步兵,五千高级骑兵,两万初级步兵和五千初级骑兵和一万工匠;另有三位长枪兵当做百姓,主要工作是耕作。

  又在晋城的东部、北部和西部百里左右各建设一座县城,作为晋城的防护城,每城边长皆为两里。

  经过高顺的努力建设,都城周围已与中原的郡城相媲美了;不仅城内规划合理,街道笔直整齐,而且已建立了众多的作坊;在城市周边山区已寻得铜矿和铁矿,所抓的许多奴隶在挖矿,还有些奴隶协助工匠冶炼铜、铁,不仅能铸造铜钱了,还能制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