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2章益州矛盾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的控制。

  第五,建立水军,建议由甘宁负责组建水军。

  最后,建议赵云在稳定地方后,辟除刘巴为州府高级文官,严颜为中郎将。

  征辟制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

  征辟可以分为“征”和“辟”两类:朝廷特征士人,为“征召”;地方长官自行辟除士人,为“辟除”。

  西汉之时,既有征召、也有辟除,二者可以合称“征辟”,东汉也是如此。

  随信件一起来的还有可担任州郡级官职的文官三十位,可担任军司马、别部司马或者都尉级别的武官三十位,以及众多中低级的文武官员,这让赵云在用人上方便了许多。

  看完信件,赵云和郭嘉内心大定,开始调整。

  别驾位置暂由军师郭嘉兼任,黄权担任别驾从事。

  阎圃担任治中;杨昂任治中从事。

  阎圃和黄权皆为益州人士,杨昂为汉中郡人,此举是做给益州士族看的。

  张任被提升为骑兵中郎将,下辖一万骑兵,驻守梓潼;史阿被任命为步兵中郎将,下辖一万步兵,驻守成都;李严被任命为步兵中郎将,下辖一万步兵,驻守雒县;赵云直辖的一万骑兵驻守成都,骑兵护卫驻成都军营,步兵护卫驻州牧府。

  随后,派人招降广汉属国,广汉属国的青羌义从骑兵被赵云打残了,再无可战之力,只得宣布归顺州牧。

  蜀郡属国都尉以及所辖官兵在成都投降,这样,蜀郡属国也纳入治下。

  郭嘉根据高顺的建议,取消蜀国属国,设汉嘉郡,郡治在汉嘉县。

  取消广汉属国,广汉属国与广汉郡梓潼县以北的地盘设为梓潼郡,郡治在梓潼县;剩余地盘依然为广汉郡。

  把犍为郡一分为二,西北部为犍为郡,东南部为江阳郡;陈被任命为犍为郡郡丞。

  巴郡一分为二,垫江县(合川)和铜锣山以北为巴郡,郡治在安汉县;南部设为江州郡,郡治在江州县。

  各郡都尉下辖一千骑兵和五千步兵;各县尉下辖两百步兵和一百骑兵;此举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

  甘宁被任命为水军别部司马,驻江州郡,这正合他意思,此后更是对赵云势力忠心耿耿。

  以南诸郡尚未纳入管辖范围;原来刘璋对南部诸郡的控制力度非常弱,很多郡县连官员都没有派,现在连招降都没法进行,只好暂且作罢,先稳定当前占领地区后再说南中诸郡之事。

  等稳定的差不多了,赵云与郭嘉才分别找贾龙、任岐和赵韪三人进行谈话,咨询他们的意见。

  这时,不仅赵韪对当前现状不满,连贾龙和任岐两人对当前的结果也非常不满意。

  他们之所以反对刘璋父子,便是希望获得更大的权力,无奈刘璋父子以青羌和东洲兵为依赖,对他们进行残酷打压。

  本想迎凉州军前来,打败刘璋势力,他们西洲派借助外力能做大做强,割据一方,实现益州人治益州的目的,没想到凉州人的做派更让他们失望,不仅失去了地方太守之职,连军权都严重缩水。

  赵云不仅在军队中大量安插东洲人,大部分高级和中级军官皆为东洲人,且大幅提高官兵薪俸,分免税耕地,改善伙食标准等,低级军官又实行挑战制度,使得官兵对赵云势力极为忠心。

  现在他们既失去了对地方的行政控制权,又失去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此后不管从军还是从政,都必须在赵云划定的圈子内活动,没有任何自由挥的空间。

  鉴于这种情况,他们就是想造反也晚了,汉中郡被凉州控制,从剑门关到阳平关的各关口要隘皆为凉州兵把守,不说赵云现在所辖的官兵兵强马壮,对他忠心耿耿,若是他们有异动,凉州铁骑月内可至。

  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任何无地之人,只要到县衙登记户籍,便可按照人口分配荒地,配给农具和种子,甚至会借给口粮,且免税两年,这无疑对益州士族和土豪狠狠的一击,不过此举却获得了普通百姓对现任官府的忠心。

  断人钱路等于杀人父母。

  赵云的所作所为,让他们有种卸磨杀驴的感觉,与他们的心理差距太大。

  益州其他士族、土豪对新州府的诸多政策亦非常失望,感觉还不若刘璋在任的好。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