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3章智擒魁头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的贸易,他的部落不断壮大,部民生活逐渐富足,每年新增的牲畜和孩童逐渐增多,且存活下了的数量更多。

  现在带兵跟随大汉出征,大汉不仅提供所有的物资消耗,还会按比例分配到一些战利品,即便出现战损,大汉也会按照规定给予补偿,手下骑兵非常高兴,士气高涨,战意盎然,每天都想出城作战,好分配一些财物。

  他现在明白了,大汉就是庞然大物,人多势众,物产丰富,就算衰弱了,也不是边疆的游牧民族能比拟的。

  边疆的游牧民族,那怕兴盛一时,还是不敌大汉源源不断的、一波接一波的攻击,最终会衰退的;还是臣服大汉的好,大汉那怕随便扔些残羹冷炙,也能让他们的部民过上好日子;且臣服大汉后,不用提心吊胆的担心大汉随时来攻,有大汉做依仗,更不用担心其它部落来袭,这样的日子真是美满。

  他还不知道,高顺已准备拿他开刀。

  四月下旬,关羽接到高顺的密令,心中大为高兴,主公高顺的命令非常合他的胃口;他早就看不惯这些蛮夷了,大汉人口众多,何用蛮夷?还要分给他们战利品,养贼为寇,得不偿失。

  关羽仔细思索,决定智取,并设计出一合理计划。

  首先,把张杨等信得过的人请来,向他们宣读了高顺的命令,然后说出了他的计划以及安排众人任务。

  张杨的主要任务是带领步兵守护城池,没有关羽的命令,禁止任何人进出。

  除了张杨,中级军官皆为中级武将,对高顺的命令言听计从。

  其次,把魁头找来,安排他率领五千鲜卑骑兵去骚扰城南的羌人,有便宜就赚,没便宜就骚扰他们,让他们不得安宁。

  魁头不知是计,欣然领命,这可是他们最愿意干的事情,便立即带领本部五千兵马出城而去。

  随后,张杨关闭城门,关羽带领他的本部一万骑兵包围了鲜卑营地,将留在营地内的五千鲜卑人全部俘虏,并将他们解除武装后押送到北部的灵州县城。

  把鲜卑人的营地又清扫干净,佯装他们去执行另外的任务;分开执行任务,以前早有先例,相信魁头大王所领的骑兵返回营地后部会怀疑。

  下午,魁头兴奋的返回,埋伏、突袭了一个羌人千人队,获利不菲。

  张杨开门迎接,按照关羽提前交代的,热情的对待魁头,魁头大王处于兴奋中,不疑有他。

  魁头让部队返回军营,他随张杨去关羽的住处交差,汇报这次出城的战果。

  关羽早已在大堂等候。

  等魁头大王兴奋的汇报完毕,关羽一拍桌子,从后堂和前门涌进十多位贴身护卫,将魁头包围。

  魁头吓得大呼道:“将军,所为何事?将军?”

  在魁头还在继续嚷嚷的时候,护卫已将他擒住,并用牛皮筋捆绑起来;张杨从魁头身上撕下一块衣襟,强硬的塞进魁头的嘴里。

  魁头只能发出“呜呜呜”的哼哼声,不明白大汉将军为何好好的,突然将他捆绑,他从当上鲜卑大王后,一直对大汉忠心耿耿,对此,他的内心非常疑惑。

  关羽没有给他答复,而是笑着让人把魁头押下,严加看管。

  随后,关羽和张杨带领一万骑兵再次包围鲜卑人的营地,劳累一天的鲜卑骑兵,被轻松俘虏,解除武装后被分开看押。

  关羽兵不血刃的秘密解决掉鲜卑大王魁头和他的一万骑兵,心中非常高兴,不说这一万战功,就是那两万多匹优秀的鲜卑战马,便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立即派人把写好的信件,按照高顺的命令,分送桃园堡和五原郡九原县城。

  早在九原城待命的文丑和薛银,肯定会依计行事。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