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宁城改革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他控制,根本无法调动边军。

  周飞说道:“粮食和钱财的事情诸位不要担心,我会想办法解决,粮食价格也会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价位;我现在想知道乌桓人的情况。”

  军司马说道:“周校尉,乌桓大王楼难虽说跋扈一些,不过却是四个乌桓大王中最和善、圆滑的一位了,也是最克制的一位,他仰慕汉家文化,只要部民能生活下去,便不会发生劫掠的事情,相比东部三郡的乌桓大王好多了,不过他毕竟不是我们汉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们实力如何?”

  万鸿说道:“周校尉,难楼大王下有十多个部落,每个部落又下辖数量不等的邑落,分布在上谷郡、代郡和雁门郡的东部,每部约有部民万人左右,总共有乌桓部民十万有余;难楼的营帐设在宁县西北部的洋河边,占据着非常大的一片草地,直属部民达两万多人。”

  高顺问道:“那他与其它部落的联系岂不非常困难?”

  “异族之间一直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没有重要的事情都是各自为政。”

  这样的话高顺就放心了,到时候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措施,当前还是发展自身实力为主,否则一切都是空的。

  于是,高顺说道:“我们已经做出调整,代郡已经调整完毕,郡治搬迁到代王城,成立了北部都尉,驻高柳城,中部都尉驻道人城,治水以被的汉民已经全部搬迁到治水之南了;上谷郡这边也要调整,鸡鸣山以南的地区归上谷郡管辖,鸡鸣山以北的地区归校尉府管辖,代郡的马城和上谷郡的广宁城、宁城,以后归校尉府管辖;鸡鸣山以北的汉民全部搬迁到代郡治水以南或者上谷郡的鸡鸣山以南。以后校尉辖区和代郡的中部都尉辖区、北部都尉辖区,作为战场,没有民众的拖累,可以放手开打,否则打起仗来缩手缩脚的,不尽兴。”

  两人早就得知代郡太守、上谷太守和护乌桓校尉来自一个势力,现在终于从高顺口中得以证实,这样的话三地联手,便于防御。

  顾长吏说道:“军师,设立代郡北部都尉和中部都尉是好事,也存在弊端,好处是几部驻军可以相互支援;坏处是力量分散,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其次,汉民全部南迁,不用保护他们了,可是没有了他们的支持,防守的难度更大,我们缺少兵员、缺少辅助人员,否则的话,在关键时刻可以组织民众上城防御。”

  高顺说道:“子非毋须担忧,代郡和上谷郡与这里是一体的,等两位太守上任稳定之后,可以招兵支援北方,同时,我们还准备去冀州和幽州招兵,兵员是不缺的,缺的只是时间。”

  “若军师这样安排,就再好不过了。”

  高顺突然问道:“薪俸不变,两位是否留任?”

  “军师,我愿意留任!”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