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3章 怎么就立宪了呢?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迅猛的发展——不保护和发展好工商业,朱慈烺的金融就是虚的,印出来的票子的都是废纸。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为了能让自己在东南称王称霸过逍遥日子,朱慈烺也得当个资本主义的好爸爸啊!

  要不然崇祯爸爸一生气,把他的东南王一撸,抓去北京伴君如伴虎了,这日子还怎么过?

  而除了朱慈烺这个特殊的封臣(他是皇位继承人,所以他的地盘不是全封建,最多就是个半封建),崇祯皇帝还搞出了一大堆的王庄、勋庄和藩国,以及两个同宗友邦,还有一个皇太孙燕王的燕宁封地。

  崇祯搞这些封建庄园的目的也很实在......这是最低成本,同时也是最高效率的占地方法!

  当年朱元璋也用这个办法占了好大的地盘,如果不是靖难之役后的削藩缩边,传到崇祯年间,塞北、口外早就是非常牢靠的汉地了。

  而崇祯历经艰难才把这些地盘再打下来,当然得牢牢占稳了,不能放空在那里,等着胡虏夷狄余党在那里慢慢发展壮大啊!

  所以他得从内地移民过去实边,而明朝内地的老百姓就是一群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大能打的,而明朝的文官战斗力比农民还不如。如果让文官带着农民去塞外、口外建立州县,那就等于是资敌,而且花费也太高,负担不起啊!

  因此朱由检只能把塞外、口外“承包”给自己的勋臣——这帮家伙有武力啊!有他们带着,农民才能在塞外、口外立足。否则,这些农民怎么可能一放下锄头就变成能战敢斗之士?而且也没有办法把如同散沙的他们组织起来啊!

  中原的农民大量的在塞外、口外立了足,那些地盘自然就汉化了。最多几十年后,就能和内地一样。

  这个法子既能筹功,又能占地,还能缓解内地人口过剩的压力。实在一举三得。

  但是这个一举三得的好办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这缺点就是会形成一个战斗力强大“新贵族”集团!

  现在大明的新军户已经有200多万户了,而生活在直隶、宣大、燕宁、辽东、辽西、辽南、辽北地盘上的军户就多达100万户。

  而这200多万军户,又是大明陆军官兵的主要来源......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他们就是东亚的最强武力,搁在全世界也是数得上号的强兵。

  别的不说,光是这些军户可以支撑起来的骑兵,就不下20万!

  无论是纵横草原,还是称霸新大陆,都需要他们啊!

  所以安抚好这200万军户,就是大明统治得以稳定和延续到关键。

  而要安抚好这些人,当然就得保证他们可以参与大明朝廷的政治,并且获得足够的话语权......没有话语权,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士大夫官员变成叫花子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