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29章 崇祯的议税,潘朵拉的魔盒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纳粮及摊丁入亩其实是税负均摊的问题。

  明朝的税只要能均摊,就怎么都不算多了......总共10余亿亩土地,不过2600万的正税再加几百万辽饷,即便全部收齐也才3000多万。

  一亩不过取三升,怎么可能是重税?可一旦百分之八九十的土地不纳税,那可就厉害了,纳税的土地所以负担的税收一下涨了几倍甚至是十倍,而且还有许多摊派和陋规也会压上去,小老百姓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而朱由检不可能满足于一亩几升的税,所以就必须要执行官绅一体纳粮及摊丁入亩——这两项“善政”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多收税而不是少收税......真要为了少收税,是没有皇帝愿意推行的。皇帝又不脑残,还能憎恨金钱吗?

  朱由检又道:“而具体负责征收的,则是下面的知府和直隶州的知州......为了让这些知府、知州可以收得上足额的钱粮,同时还能维持地方上的安宁。

  朕还会放权给他们.....给他们一定的兵权,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征辟僚属,还允许他们保举吏员兵卒当官,还会授予他们王命旗牌。

  与此同时,巡抚和三司的权限都要相应缩减。三司的权责,要尽可能归入州府,以后巡抚和议税官议出来的税,就由知府去收,一文都不能少收,否则就唯知府是问!”

  朱由检的办法就是虚省实州(直隶州)府,以后巡抚的责任就小多了,而知府则会变成真正的大府,权力堪比唐朝的一些小节度使!

  这么干的好处,就是责任到人,而且非常清晰——完不成任务找知府,出了什么纰漏也是知府的锅,不必向上峰,向左右去推。

  而且知府要完成的任务看着也不是很难,应该可以圆满完成吧?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