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1章 必然规律_贞观大名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筹备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准备好了货物,敢在入秋之前,派遣出了队伍前去北庭都护府,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三百人的队伍,真正归属陈记的人只有五十人,其他的全是朝廷派出的卫兵,一路护送他们前去北方。

  为啥朝廷要派兵护送呢?因为李世民有点等不及了,他想要加快北庭都护府的统治,所以大力支持陈飞去北庭都护府经商,特地派出士兵保护,毕竟北方,还有点不安全。

  于此同时,北方大草原上

  随着夷男可汗兵败渭水河畔被俘之后,草原上就彻底失去了自己的统治政权,现在管理他们的,正是他们曾经厌恶的唐人。

  被异族人统治的滋味是很难受的,草原上的人都是性情刚烈之人,不服统治,他们只信奉长生天与强者。

  很显然,虽然他们打仗打不过大唐,不过一直不肯承认唐人是“强者”的事实,骨子里总认为自己要强于唐人。因此一年的时间,他们的部落与大唐的军队生了许多冲突。

  可惜的是,没有领导者将部落召集起来,加上部落的强壮男子或是被俘或是战死在渭水河畔,因此部落的反抗几乎成了一边倒被虐的趋势。唐军轻轻松松的就镇压了部落的叛乱。

  可是,架不住叛乱的部落多啊!草原上大大小小有上百个部落,每个都闹腾一遍,谁吃得消?

  而且一个被教训过的部落,换了个地方又继续闹腾,实在是让北庭都护府的都督头疼不已。

  好在朝廷及时下达了政令,北庭都护府的基层官员由牧民自荐担任,担任的官员可自行管理部落。

  这条政令一出,原本闹腾的部落顿时诡异的安静下去,大家都对这个条令将信将疑,且各怀心思。

  权利,果然是最蛊惑人心的东西。

  在无法反抗大唐统治的前提条件下,大唐抛出来的“果实”对许多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再接着,朝廷又下达了第二条政令,大唐将对北庭都护府开放经商,在一些地方建造城镇,牧民可以在这里交换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并且朝廷将会在城镇免费开设学堂,学堂毕业的学生可以参加科举,朝廷会给他分配官职。

  两条政令一出,草原顿时沸腾了。很简单,因为他们刚好需要这些。

  众所周知,草原的物资是很匮乏的,许多生活必须品稀缺,他们与大唐又长期处于敌对的状态,很难得到生活必需品。因此,朝廷开放经商这条政令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如果说前者是有吸引力的话,那么后者做官这一条,对牧民来说就不是吸引力了,而是“万有引力”!

  当官?自行管理部落?这无疑是让他们在部落做“土皇帝”啊!如此诱人的条件,哪个人会拒绝?

  于是牧民难得停下了闹腾,在一片诡异的氛围中,等候朝廷出的下文——具体实施细则!

  在一个月的等待后,一只三百余人的商队终于正式踏入了北庭都护府的地界,同时,他们也带来了朝廷下达的后续政令!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