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祝家庄何须三打_水浒大寨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辖才好出兵……”

  不料祝龙却是一摆手,笑道;“教头不必多言,不过是多出银子便了。只要孙提辖来援,我等万两白银送上。”说着,祝龙看着栾廷玉道;“就是栾教头,也有千两纹银酬劳!”

  栾廷玉还要解释,祝朝奉带着儿子却已经远去,他轻轻一叹,说不出的惆怅。

  王伦见祝家庄防守森严,严阵以待,不由得担心强攻伤亡过大。

  正在踌躇之际,李逵叫道;“哥哥!军马到这里了,休要退兵!我与你先杀过去!你们都跟我来!”

  说犹未了,庄上早知。共听得祝家庄里,一个号炮直飞起半天里去。那独龙冈上,千百把火把一齐点着;那门楼上弓箭如雨点般射将来。

  林冲见了,连忙护着王伦后退。王伦见此,只好作罢。“徐徐后退,明日再作计较!”

  “三打祝家庄”是梁山发动的第一次侵略战争,也是梁山走向强盛的标志。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唯有扩张方会带来势力、威慑力和影响力,才可以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反过来,强大之后会带来更确实更广泛的势力、威慑力和影响力,令四方敬畏归心。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梁山攻打祝家庄,其实并没有甚么道义上的充足理由,因为时迁偷鸡在前,石秀烧店在后,那原本就是三个意欲投奔梁山的亡命者惹出来的祸,这一点晁盖看得很明白,“俺梁山泊好汉自从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恩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打锐气……这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因此连累我等受辱!”

  不过晁盖之见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是非判断和名誉感,力主入侵的宋江见解明显高明的多,“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

  前两条理由是扩大影响和威名,是政治意义上的,后两条涉及经济和实力上的获得利益。说到长远战略眼光,晁盖比宋江确实差很多。这次王伦攻打祝家庄,也是与宋江一般无二的心思。

  其实,梁山与祝家庄并无过节。晁盖、宋江等人在梁山立足不久,还没有向祝家庄收取保护费的意思。店小二开口梁山贼人、闭嘴梁山草寇,显然是祝家庄平常宣传得多了,全庄上下舆论一致,把梁山当成了假想敌。一有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

  对于祝家庄的挑衅,宋江是主战派。在梁山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他摆出了四条令人信服的理由: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核心理由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山寨人马众多,打下祝家庄,可以得到三到五年的给养。

  梁山本来没有马上想到去打祝家庄,而今偷鸡事件使得可以“趁势去拿那厮”,一下子促成了梁山的战略出击。

  这是宋江上梁山后的第一仗,政绩能不能树立起来,关系着他今后的政治地位和声威口碑,所以梁山派出了2/3的主力攻打祝家庄。从对阵的情况看,祝家庄与梁山是棋逢对手。

  不难设想,如果官府及时决策出兵两路,一路协助祝家庄民团,对宋江部形成夹击之势;一路兵进梁山,偷袭晁盖的大本营,说不得梁山将覆灭于此役。

  但是如今情形却变了,梁山有了李应、扈成等帮助,祝家庄也找了官府中的援兵,容不得王伦大意。若是不能一鼓作气,打下祝家庄往后怕要陷入苦战。

  “区区祝家庄何用三打!”王伦心道。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