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68章四地之分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也有人想当然的说只要军队里面有政委,就像是大熊一样安排就成,但是实际上大熊已经用他亲身经历,以及许许多多的事例说明了,政委不是万能的,政委一样可以腐败和叛变……

  『边疆之事,需慎之又慎。拘谨太过,将令之不达,军务亦不畅。』荀攸说道,『若是放任,又是易生吕奉先之属,稍失辔?,便是祸乱。故某之见,越是偏远,越需直监,将领虽有临时处置之权,然需事后上禀。若此可慎行之,当免大祸。』

  荀攸的建议是约束在外将领的权柄,至少要在行事之后,要上报审核。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是一句老话。

  这句话,原先是因为信息传递不顺畅,所以前线的将领必须要拥有比较高的自由度,并且前线作战讯息万变,若是按照后世某个封建王朝似的,什么对阵策略,作战模式,都是由后方的文官,亦或是君主制定的锦囊妙计来定,不到什么时候就不能打开什么的,这样做法,对于将领的约束是强了,但是导致的恶果,则是更加可怕。

  对于西域,或是类似于西域的问题来说,自然是需要约束和控制,但是一味的追求对于武将的约束和控制,必然会束缚华夏前进的脚步。

  因此荀攸的建议是给与将领的一定的自由权,但是将领在行使权柄之后,必须上报,以此来限制某些将领的无序扩大,以及混乱律法。

  庞统点头说道:『公达所言不差,然西域之中,亦有直尹监,多有少报漏报隐报之事。以某之见,当分拆为妙。权柄过重,智急则多昏也。西域庞大,可以分为东西南北四道,分列校尉以驻之,以一都护统御四方校尉……』

  庞统则是觉得上报审核制度还不够,对于在外将校来说,这些将校权柄过重,需要拆分权柄。

  这也是汉代对付地方豪强的策略,是削藩的经验,并且斐潜当下也在这么做,比如新建的那些执政机构,地方巡检制度等等。

  庞统认为西域已经架设了直尹监,但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时候直尹监里面的官吏因为本身权柄不大,同时又是属于边缘地区,所以多多少少有些混日子的情况出现,再加上勇于上报的官吏被害,便是畏缩怕事,两眼一闭当做无事发生。因此要地方人员主动上报,在某些时候并不能有太大的作用,还不如直接将权柄切分。就像是诸葛亮在南中,把南中分成了三个郡,如此一来,南中就自然降低了一家豪强就可以把持地方的风险,使得南中地区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

  庞统觉得徐庶和诸葛亮在南中采用的方式,是可以重点考虑的……

  贾诩在一旁,则有些不同的意见,他捋着胡须,缓缓的说道:『令君所言,确实有理。若无外敌狼顾,此策着实不差。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