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49章荆州来人,各用手段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的人,不都是小赤佬么?难道不应该乖乖听使唤么?

  斐潜捏着下巴上的胡子,说道:『某忽然想到一个事情……』

  庞统看了过来。

  『当年……袁公路败坏帝乡……』斐潜皱着眉,整理着思路,『是否有意为之?』

  『啊?哈?』庞统睁大了眼,『袁公路有意为之?』

  斐潜点了点头。

  虽然说后世很多人都是说袁术作死,以至于斐潜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认为的,当然,袁术也确实挺作死的,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斐潜又感觉到了其中可能有些原先斐潜他所忽略掉的一些东西。

  『此言何解?』庞统有些不能理解。

  斐潜缓缓的说道:『「士」也!』

  『士?』庞统重复道。

  斐潜点头。

  当然,如果严格来说的话,士族这个名词,应该时间更往后一些,毕竟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在九品中正制之后,才可以称呼『士族世家』四字。

  但是历史的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可以形而上学的。

  九品中正制在历史上正式确立前,其实已经在某些地方实行了。比如曹操平定荆州之后,就曾让韩嵩为荆州士人评定等级,量材录用。这和后来的九品中正制的区别,无非是没有制度化而已。

  事实上,九品中正制在汉代,也并不是陈群首创,品级等级这一些相似的概念,也不是陈群一个人提出来的。

  这个制度真正的意义,是将从东汉末年开始的民间清议变成了一种国家制度。换言之,在月旦评等等手段之下,天下士子的才学、品行、地位,是由那些影响力极高的名士决定的,而不是朝廷。久而久之,皇权和中央政府的权威就自然被分流了。

  因为有了超级名士的品评,士子们就能拥有名声、地位,官职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大家都去混士大夫圈子了,去和名士们交接了,这些人整天干些什么呢?肯定不是像原本皇帝所希望的那样留意经济民生,代天巡狩,牧守万民。

  而汉代皇帝,包括一些人认为比较愚蠢汉灵帝,其实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党锢之祸也是对于这种相互吹捧的士林模式打压,但是黄巾之乱一出,皇帝和宦官们就只能向士大夫们让步了。毕竟黄巾军这种来自最底层的力量,对皇帝而言,才是最可怕的,但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士大夫们的力量名正言顺地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所以,如果说九品中正制名头出现之后,才有了士族和世家,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这个本身就是导致汉末乱世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些地方的士族世家,再这样情况下,本来就带着强烈的抵触中央集权的属性。这也是斐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也是历史上曹刘孙三人面对的问题。

  那么,第一个碰到这个问题的,显然不是曹刘孙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