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3章 岭南之战(二)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吧?这兵聚得如何?若是真聚齐了,想必,总督大人的中军行辕,就不会放在英德了吧?!”

  “……嘿嘿,估摸着呀,这总督大人,是心里没底,人没齐整之前,就不敢北上,生怕跟虎山贼接触到。世事道理,大抵上都相通。你说说,这行军打仗的,哪有先怕了人家,还能打赢的?”

  “……尽人事,听天命。反正,城门已经堵死了,民壮也征集了,粮草也紧急征调购置了,我这个知府,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余下,就听天由命吧!”

  “来,来,来,你也坐下,陪老夫喝几泡!”

  最后,幕僚拗不过自己大人的盛情邀请,也坐了下来,跟着一道品茗。

  品茗过程中,幕僚趁着黄锟今日神情表现,完全异于寻常,好奇地问道,“大人,国朝一般都是进士及第再出仕,为何大人?”

  黄锟抬头看向窗外,一副回首往事的模样,过了一会儿,语气幽幽地说道,“当年,我进京赶考,遇到一个风尘女子,私定了终身,还发下誓言,进士及第就去寻她。哪知,当年却是榜上无名,无颜再见。若是重考,也势必经过那个地方,索性便以举人身份出仕了……”

  ……

  周鹏回到自己的帐篷里,先静坐沉思了一会,尔后拿出笔墨,开始写起来。

  “……崇祯十三年,元月二十四日,无风无雨。虎山军前军,已过顺头岭古道,中军及后军,尚在湖广境内。若无意外,于明日,全军入广东,或至韶州城下。”

  “……余自投效虎山军以来,已逾二十余日。观其军,衣甲鲜明,器械齐整,长枪刀盾鸟铳,甚至虎蹲炮,一应俱全,与卫所官军毫无二致。迥异者,乃虎狼之气,求胜之心。一般士卒,均口呼韶州,以示不破楼兰终不还之意。”

  “……观首领杨炯,其人……”

  一边挥毫,一边回想思索。

  前两日,周鹏向杨炯求教了三惑,其实在他心里,还有更多的疑惑,只是不好直言相问。

  杨大人,果真是呆子心性,屠夫出身么?

  果真如传言中那般,粗鄙不堪,肆意妄为么?

  抑或,身上背负着大气运,这才一路顺风顺水么?

  如果真是呆子心性,屠夫出身,那他说起场面话来,为何一套一套的,跟自己这个功名出身、官场中人也不逞多让?还有,今日说起南岭的典故,他也毫无秀才,还有杨真所表现的那般好奇和震惊。这至少说明,自己说得这些,他也是知道的,不然就不会对顺头岭古道那般上心在意。

  至于粗鄙不堪,肆意妄为,那更是无稽之谈。自己也细细观察了,杨大人看似大大咧咧,实则行事很有分寸。像那个石三妹,明显就是他的房中之人,但平日里行军,也没有专门安排马匹。

  至于大气运一说,作为读书人,怪力乱神,圣人不语,自己当然也不作评价,姑且边走边看吧!

  否定这了这些,周鹏不仅没有解惑的轻松,反而更加疑惑了。因为,按理说,一个人的出身,会影响学识,而学识,又会决定所作所为。一个呆子,一个土匪,杀猪在行,杀人或许也行,但治军统兵、理政安民,就未必行了。

  但就是这些明明白白的不可能,出现了在自己的面前,而且清晰而真实!

  想到这里,周鹏突然蹦出一个想法:他要邀请自己的宗族,还有好友,也一起来投,加入虎山军,跟着杨炯纵横天下。因为凭直觉,周鹏觉得杨炯很可能就是那种天赋异禀,甚至像方士所言,背负有大气运的人。让宗族好友来投,不仅未来可期,而且对于自己,也会大有助力。

  周鹏不是迂腐的人,对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说,从来都是嗤之以鼻。投的人越多,说明越看好虎山军,说明对虎山军有信心,同时这也是忠心的一种保证。相信杨大人知道后,肯定会明白自己的心意。

  好,就这么定了!

  于是,周鹏又铺开一张白纸,写道,“大兄,见信如晤……”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