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0304章 无处不在的传说_买来的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探明是真降还是假降,万一……”

  “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都算是大喜事。”

  诸葛亮摆摆手,笑道,“若是真降,那自是大好事。就算是假降,我等也可从中探知那叛军的虚实。”

  “那南夷之人,若论勇悍,那自是令人信服,但若论计谋,”说到这里,诸葛亮轻蔑一笑,“却是差之甚远。”

  “哦,不知丞相此话怎讲?”

  蒋琬听到丞相这么说,自是知道丞相心里有了计较,连忙虚心请教道。

  “公琰且看。初时我曾叫李正方连写六封信,欲以此安抚叛军。但那但雍闿却只回一书,其言极是傲慢。不臣之心,南中尽知。可见那时叛军欺我大汉正值危急之时,骄横之心甚盛。”

  “但如今,那叛军外断了东吴之援,北上又遭李德昂所败,还有那永昌,”

  诸葛亮提起永昌,语气也不由地顿了一顿,这才继续道,“永昌虽孤悬在外,但从民团所探来的消息来看,我猜测永昌应仍在坚守汉节。”

  “丞相何以知之?”

  永昌自南中乱后,断了联系,蒋琬看到丞相说出此话,连忙问道。

  “叛军久未得寸进,心中必是着急,他们一旦攻下永昌,只怕恨不得天下皆知,以求振奋军心。更可让那曹贼觉得有机可趁,进犯大汉,让他们得以喘息之机。”

  “可如今虽然总有消息传来说永昌早已沦落,但其中皆是语焉不详,多有前后矛盾之处,故皆不可信。”

  “由此看来,那叛军竟是连南下都不可得,当真是犹如困于笼中之鼠。若是假降,那也是被逼得出此下策,以求突破。所以就算孟琰是假降,我亦观得叛军当中,人心必有不稳之像!”

  诸葛亮越说越是高兴,手拳击掌,看向蒋琬,眼中大亮,“公琰,平定南中的时机,只怕日不久矣!”

  “对了,那粮食,收集得如何了?”

  说起南征,诸葛亮第一个反应就是粮草。

  “回丞相,今年的粮食收成比去年的大熟之年还要好一些,不少大户人家愿意卖粮。只是这粮价……”

  蒋琬迟疑了一下,“这粮价却是没跌多少,和往年平价差不多。”

  “我知道。”

  诸葛亮点点头,“屯垦汉中,也是要费不少钱粮的。粮食虽然丰收,但汉中那边却是要耗费不少。粮价下不去也是正常。但只要他们肯卖就行,粮价高一些,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再说了,如今朝廷好歹也有些……进项,能买粮食,那就尽量多买一些。”

  朝廷屯粮,以备饥荒,那是常事,引不起粮价的大波动。

  只是说到朝廷进项时,诸葛亮的语气有些古怪,而蒋琬,则更是脸皮抽搐。

  今年朝廷的日子似乎一下子好过了不少。

  没办法,卖八牛犁,卖军粮,卖劳力,甚至卖羊毛,和纺织工坊分成等等,虽然比较零碎,但架不住量多。

  这钱帛布收着收着,一直过着紧巴巴日子的大汉丞相,突然就发现自己手头上宽裕了起来。

  再加上粮食大丰收,钱粮压手,腰杆就硬了。

  只是这钱的来源,总是让人觉得有些心虚。

  没错,就是心虚。

  朝廷收上来的钱收得心虚,倒也是一桩怪事。但偏偏今年就出了这么个怪事。

  八牛犁是某个小子在诸冶监做出来的。

  军粮是某个小子献上来的。

  劳力是某个小子先买的。

  羊毛织布是某个小子搞出来的……

  算着算着,好像大汉挺亏某个小子的。

  诸葛亮干咳了一声,问道,“那黄家,不是也要收粮吗?收得如何了?若是有什么问题,不防给他们搭一把手。”

  黄家是在为某个小子收粮,大汉丞相还是知道的。

  “回丞相,黄家给出的粮价比市集中的还要高一些,自是不愁收不上来。”

  蒋琬对此事其实还是有些微词的,粮食跌不下去,跟黄家提价收粮也是有关系的。

  诸葛亮“啧”了一声,颇有些无力的感觉。

  你说你为什么就这么能干呢?我就是想帮帮你,都没地方插手。

  唉,要不,让他升个官,给他压压担子?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