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0节 一切尽在掌握中【求月票】_大唐第一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记耳光,认为她平民竟然敢穿王女服饰,这是大不敬之罪,可却给自己引出了许多麻烦!”

  (太大兄是高句丽的一种官职,其地位已经不亚于大唐的六部尚书了。)

  崔使节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拿起放在最上面的一份报纸。

  这一份长安报,他不是头一次见到,在高句丽的时候,就有专门的人从长安买到报纸再给高句丽送回去,这是他们了解大唐的一种办法。

  这份长安报上,就有着靺鞨使节、契丹使节对百济使节的辱骂之词。

  也有一份笔客所写的,关于东市那天所发生事件的全部经过。

  “让你与我同行,你却非要先行。回去休息吧,容我了解事情之后,再说。”说罢,高句丽崔使节摆了摆手。

  百济使节不得不离开。

  在半岛,高句丽是高于百济的,可以说高句丽的官员见到百济的官员,同等阶的也会大半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位是姓崔的。

  高句丽的崔氏起源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高句丽崔氏仰慕中华崔氏,所以他们改了姓,大约在三国时期他们改姓为崔姓,并且在半岛慢慢的成为了一支大姓,而且也成为望族。

  另一种说法就是:东汉末年的时候,军阀混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后发展成为朝鲜族大姓。

  眼下大唐这边,并没有对于崔氏这两种姓氏的起源有过表达,是认同与那一种。

  如果是前一种,那么崔氏在唐人眼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姓氏罢了。

  如果是另一种就代表着半岛崔氏是清河崔氏的一个分支。在三国时间,崔琰就会是平州刺史崔毖的祖父,而崔琰则是清河崔氏的一员,所以半岛崔氏就是清河崔氏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同族。

  百济使节无奈的离开,他只有等明天才可以得到高句丽使节的帮助了。

  在他离开之后,有一个武官打扮的中年男子坐在桌旁,他是副史,名叫乙支文德。可以说是他直接导致了前隋的亡国,因为他在前隋征高句丽的战争之中,打败了杨广。

  “崔太大兄,大唐还会再搞那个阅兵式吗?”

  “我们是来和谈的,不要主动挑起事端。辽城、建安这两座城池,本官希望可以通过谈判拿回来。这两座城对我大高句丽非常的重要,大唐不同于大隋,唐军很强呀!”崔使节说到很强的时候,语气之中充满着无奈。

  乙支文德并不反对这种说法。

  “唐军非常强大,一日攻克我大高句丽两座坚城。我到现在都不明白,我们败在何处?”

  “唐军下毒!”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

  这就是渊盖苏文:“当时我在,当真是感觉四肢无力,城守与守将丝毫也没有了反抗的力气,唐军阴险!”

  崔使节并没有说话,而是从随身袋子之中翻出一个厚本子,这个本子就是他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