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百一十一,事总在人为_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午前后,温度已经让外套穿不住,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全是匆匆的人群。

  王老实坐在国贸顶楼的一个茶座里,这里视野不错,天气晴朗的时候,看得很远,虽说远处雾朦朦的,有种仙境的错觉,不过眼下环保的意识还没有占据主流,没有多人去关注。

  坐在王老实对面的是程志翔,他正好在京城为了一笔扶持资金在努力。

  王老实没问为什么是程志翔自己亲自来办这个事儿,因为问出来显得他不够职业,说难听点,程志翔的份量都不大够。

  “哪个环节卡住啦?”

  程志翔苦着脸说,“每一个。”

  这就不对了,王老实本来没往心里去,说实话,这种扶植资金现在拿了好像挺快活,不过后面日子就难过了。

  上一世,王老实就干过这项工作,梳理每一个拿到各种资金的项目和企业,然后追查资金使用情况,大多数企业都把这类资金当作收入给花了,甚至还有很多部门要拿一部分截留,能够真到企业手里有百分之六十就已经不错了。

  没人知道后来国家杀了一个回马枪,然后征税、追回资金,还有不少人因为这个倒了大霉,进去的人都有。

  这个钱完全就是个坑,当然,重要的是这个钱没有真正用到正道上才是关键。

  不过,程志翔说每个环节都不顺,这就没道理了,“说说吧。”

  程志翔包里有全套的资料,但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他算烂熟于心,信口拈来,事儿说的清楚。

  农~业部有一笔政策性很强的资金,主要给扶植一些种植户的补贴,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帝方面,哪怕是倭国那里,针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力度都非常大,华夏也意识到这方面的不足,也开始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前苏和周边的乡镇村基本上都纳入了前苏食品集团的体系内,但是,补贴是有的,尤其是滨城这个位置,国家一向不遗余力的贴钱。

  因为前苏的特殊性,滨城市里做了一个变通,让前苏食品变为主体,享受这个补贴政策。

  滨城的程序好走,没几天就完成了,甭管哪个部门,就算再眼馋,也不敢在前苏食品身上动心思。

  可京城不同,尤其是部委这边儿,你前苏食品算个屁,在他们眼前晃悠的哪个都不差。

  有些个社会上不太好的风气太盛行,部委里也没有免俗。

  程志翔这货在滨城横行惯了,到了京城,他的做派就不大合适了,处处碰壁,而且他还真说不出苦来。

  王老实一听就知道结局啦。

  表格材料的不合格已经不是大毛病了,这是细节,前苏自己就能改,关键是滨城方面的一些材料,尤其是农委那边儿做的一些手续,到了京城,这儿不行,那儿不妥的,让程志翔差点吐了血。

  听完程志翔的话,王老实摇摇头说,“就活该你们这样。”

  程志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