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小丫头住院了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员工和历史债务的话,按照之前上面的意愿来执行,那简直是折扣越低,亏的越狠!

  呵呵,上面给自己出了个大大的难题啊!

  杨铸苦笑。

  ………………

  在21世纪初,华尔街有句非常有名的话——只有傻瓜和勇士,才去买华夏的不良资产。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企业改制、资本私有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直接让华夏银行业所累计的不良资产达到了惊人的万亿之多。

  这些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很简单——在这20年里,无数的企业,尤其是国企,即便是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往往也能从银行贷到钱来发工资;

  虽然这些企业里,固然有的最终成功突围,成为小有名气的企业。比如希望集团、比如由豫省漯河肉联厂发展而来的双汇集团;

  但是更多的,则是各地的企业,即便拿到了银行的贷款,最终走向了破产。

  这种“不考虑风险,盲目贷款”的银行行为,在后世完全无法想象;但是在改革开放初的20年,却是件极为寻常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这时候各地政府的“财”“政”不分家,尚未民营化的银行是需要服从于当地政府的意志的;而各地曾经的知名企业遇到生存困难,即便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病入膏肓的那种,当地政府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按理说,以华夏的庞大市场体量和经济发展速度,如此规模的不良资产应该是各大资本眼中的香饽饽才对——毕竟那么多用于抵押的厂房、土地、产品、品牌、证券等等,不少是极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很可惜,由于华夏的体制跟西方社会截然不同,这些不良资产完全不是纯粹市场行为下所产生的不说,华夏当前对于企业处理这些不良资产的要求也与西方截然不同,因此国外各大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对其很有些畏之如虎——对业务再剥离有着苛刻要求不说,华夏目前也没有二三级市场去接盘,你让他们怎么玩?

  而现在,杨铸便遇到这种困扰,在他面前只有两条路:

  要么,一拍两散,小圈帮的那120亿美元让他们自己处理,是亏是赚干他P事;

  要么,硬着头皮接受上面的条件,然后使出浑身力气和手段,把这些实际长期价值可能达到数百亿人民币的不良资产努力盘活。

  ………………

  沉思了许久,等到车子快行驶到李骏在帝都的公司办公室时,杨铸终于抬头:“你待会给你堂哥他们去个电话。”

  “我的想法是,这第一批120亿美元,可以进入国内,他们要求的10%年回报率我帮他们兜底;但是……后面的资金就暂时不要进来了。”

  李骏闻言,脚下一哆嗦,车子差点熄火:“杨总,你疯了,上面这么苛刻的条件你也想答应?”

  杨铸点了点头:“如果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